商務部:研究制定自貿區跨境服貿負面清單
近期,《“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中進一步明確了自貿試驗區未來五年的發展路線。就此,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將在實施好海南負面清單基礎上,根據部署研究制定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為全國實施探好路。
自貿區港今年首次以專章內容形式出現在《商務發展規劃》中,為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指出:完善自貿試驗區佈局,將重要開放設施及功能區域納入自貿試驗區,擴展發展空間和改革試點承載能力。
近期,包括上海、廣東、浙江等多地自貿試驗區也陸續公佈了“十四五”發展規劃。“更高水平開放”“制度創新”是關鍵詞。
未來如何完善自貿試驗區佈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呢?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推進制度創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自貿試驗區賦權力度;推動自貿試驗區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擴展發展空間和改革試點承載能力,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好地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
深化差異化探索 突出試點特色
八年來,歷經五次擴圍,我國已分批成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含海南自貿港),形成覆蓋東西南北中的試點格局。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各自貿試驗區將結合自身特色以及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持續深化差別化探索。
分區域看,東部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集聚優質要素資源,帶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形成總部經濟、融資租賃、油氣全產業鏈、數字經濟等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羣。比如,上海自貿區不斷增強總部經濟能級;浙江自貿試驗區着力推動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
中西部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陸上國際貿易規則,着力暢通鐵路、空中、公路、網上對外開放通道,打造內陸對外開放門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比如,河南自貿區建設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路,形成“四路協同”開放新格局。四川、重慶自貿試驗區探索構建以鐵路提單、多式聯運一單製為核心的陸上國際貿易規則體系。
沿邊自貿試驗區找準互補優勢,積極探索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投資、跨境勞務、跨境金融等,深化與周邊國家經貿合作。例如,雲南自貿區創新發展“跨境電商+邊民互市貿易”模式。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崔衞傑:東部地區由於自貿區設立時間比較早、經濟發展基礎比較好,特別是在離岸業務、數字經濟,包括金融服務等前沿領域以及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等方面的引領作用比較強;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的自貿區也把制度創新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在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堅持以更高標準推進自貿區港建設。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政策舉措相繼出台,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今年首發的跨境服貿負面清單——《海南自貿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包含11個門類70項特別管理措施,實現了我國現有服務貿易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是我國主動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
除此,海南自貿港先行先試按下“加速鍵”。《海南自貿港法》正式發佈實施;自由化便利化28項措施、放寬市場準入22條措施制定出台;“一負兩正”零關税清單出爐;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啓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出台。上半年,新一批18個“最佳實踐案例”得到推廣。新一批案例是各自貿試驗區在建設實踐中總結提煉形成的,涉及了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國企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這些案例突出“試得好、看得準、風險可控”等特點,創新性較強。在國家層面,自貿試驗區累計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已達到278項,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更加突出。
上半年,我國21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1008.8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約3.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9%和31.9%,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現了佔全國16.6%的外商投資和16.6%的進出口。
海南自由貿易港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24%;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59%;服務貿易同比增長超過80%,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同比增長1093%。(總枱央視記者 張歆 張潤澤 高淼 戈曉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