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寫道,一個孩子的怪異行為和性格後面多半有一個複雜的家庭背景和教養方式。是不是想到前段時間熱播的某網劇了?下文,我們就以《隱秘的角落》中男主角朱朝陽為例,探尋導致他陰暗怪異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以及父母如何給孩子帶來正面積極的引導。
兒童心理發展首先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影響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就是他們對外在環境的評價,以及對自身與現實世界相連接後,通過交互作用而產生的看法。因此,父母在環境結構的組織以及教養方式的引導兩方面裏,都扮演着尤為重要的角色。
一、和諧的家庭環境
朱朝陽沉默的性格來源於在原生家庭中不和諧的人際關係——有一個控制慾極強的母親和一個長期缺席且情感敷衍的父親。父母之間的仇視以及繼母王瑤的刻意引導,讓他本就殘缺搖擺的家庭環境雪上加霜。為獲取更多更完整的父母之愛,他形成了身心不協調且極端壓抑的自我。從朱朝陽的成長曆程可以看出,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一個被動、全面且不易察覺的過程,處於良好環境的個體更有可能也更容易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如果個體面臨的環境是混亂的、渾濁的,就可能不可避免地滑向未知的“深淵”。
我們時刻與所處的環境交互着信息,我們身心中的所有結構都與環境息息相關,最後通過與行動產生交互作用來不斷固化——即使是不好的那部分結構。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系統理論也同樣認為,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交互影響着個體的發展,而家庭是影響個體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其行為習慣、性格特徵、認知風格均是是在童年家庭環境奠基形成(Shaffer, D. R 《發展心理學: 兒童與青少年》)。
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周圍人,尤其是父母的一切有意無意的言行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影響。有些人可能會説,“孩子還小,他才不懂這個行為或那句話的含義呢”,但這些兒童暫時不能理解的言行,日後都會成為構成他大腦思維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父母情緒不穩定會造成家庭環境緊張,時而冷漠、時而焦慮的態度變換會讓兒童產生恐慌,並會無意識將“負面行為”轉化成自己通用的行為方式。
但是,環境對於我們身心的作用並不是單向固化加深的,而是可以祛雜理亂,逐漸乾淨有序的。每個人的身心都具有活動性和開放性,讓自身能夠與環境不斷髮生交互作用,從而調整不良的身心結構。因此,父母應該努力調整家庭環境以輔助孩子成長,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兒童產生的影響,做到言中有序、言中有實,減少不良信息或行為對兒童的直接影響。
二、有禮的教養方式
在劇中,朱朝陽同時接受兩種不良的教養方式:一是專制型教養方式,母親強勢霸道、敏感固執,每天通過凌厲的眼神逼迫朝陽喝牛奶,這種噴湧而出的控制慾讓兒子感到窒息,他的想法和需求只能壓抑在心裏,暗地裏默默尋找可以衝破“藩籬”的渠道;二是放任型教養方式,或者説不負責的“抄手”逃避型教育方式,父親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新建立的家庭,能分給朝陽的父愛已然很少,甚至其中還摻雜着不信任和利用,這讓朝陽因為被至親忽視,內心的渴望和索求會讓他缺乏規則意識,心理容易被慾望驅使。
如果説家庭的環境影響了孩子的杯水結構,那麼家庭的教養方式就是其中最大的自變量。為什麼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性格的孩子,這是因為父母與孩子互動不同所造成的的結果差異。很多研究者都對孩子的行為方式與父母的教養方式間的關係進行過研究,例如科諾普卡等人認為,父母教養方式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之一,專制型、忽視型的父母教養方式與攻擊性行為呈正相關。舒爾茨也認為,專制型、忽視型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的反社會傾向呈現正相關。而可憐的朱朝陽,同時經歷着這兩種教養方式,也就不難解釋他的人格為何如此了。
根據埃裏克森人格發展階段論,兒童隨着時間的成長,漸漸有了自主、獨立的心理需求,他渴望能夠自我表達,自我決定,獨立行動,並從中獲得滿足感和自我價值感。特別到了12-18歲的青春期,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會感到困擾和混亂。青春期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正因如此,這一階段的危機就是角色混亂,如果他感到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就會以驚人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
而持有良好的教養方式的家長,會尊重孩子的心理變化及需求,及時調整自己行為方式為他們提供所需的情感支持,減少因為角色混亂造成心理危機。但是,朱朝陽的父母不但無法關注到孩子的成長變化,反而以不當的教養方式讓他過早地學會在情感上權衡利弊,以迎合父母情緒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行為,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需求來滿足父母的需要。懂事和聽話更像是朝陽多年通過現實環境訓練而養成的心理防禦方式,以換取父母為數不多的關愛和環境的平衡,從而導致內心衝突的他一步步接近直至墜入“壞孩子”的深淵。
那關於家庭的教養方式,有沒有個指導原則呢?答案是肯定的。從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入手,家長需要尋求好的環境、身體力行地塑造正面環境,並且儘可能培養孩子健全獨立認識、判斷以及篩選環境的能力。如果換到華夏文明的視角下,這個原則可以概括為一個字:禮。這裏的“禮”不是後來畸形的禮教,而是最正宗最本源的那個“禮”。在禮最開始出現的時候,禮代表的是自然真實的紋路,可以幫助個體通過一定程度的規範而形成有序的行為,踐行正確的知識。可以説,禮是一種全方位的自我約束。所以,以“禮”行事會正是讓個體與環境交互產生正面結果的有效方式——在誠心行義中慢慢代謝出中身心中的雜濁,從而梳理好自己混亂的身心結構。
當學到一定程度,人就能夠運用所學的“規範”指導自我行動,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控制自己在不同環境下的應對方式乃至情緒,這是成長路上的一大步,卻也是許多人成年後都無法突破的一步。這些習得的“規範”可以在個體的生命中發揮持久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在已有的環境中生存。
所以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後,家長還需提高自己和孩子對“禮”的認知及行為水平,從稱呼開始,逐步擴散到為人處世各個領域。同時,幫助兒童在原則問題上樹立明確的規則意識,不過度保護,不過度放任,讓他們充分理解“禮”的重要性。以身作則,提供榜樣示範,並重視兒童對“禮”的行為訓練,讓他們正確體會學到的知識,並將其合理運用到生活中,在行動中去更深層次體會自己所學內容的精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