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吵架,兒子摔門而去,為什麼父母總不理解孩子的世界?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自己過得明明很靠譜,但是卻總是遭到父母的阻攔。即便後來事實證明,自己沒錯,但下一次父母仍會阻攔。

所有一切不符合父母安排的,違反他們認知的,都不被允許,否則就是叛逆,或暴怒或眼淚攻勢,最終親子不歡而散。

不禁感嘆:為什麼我不能過我想要的生活?為什麼我不能成為我自己?

小包就是這樣的存在,打小媽媽就對他呵護備至,但母親是個佔有慾、控制慾很強的人,到他成長到完全有能力獨立的時候,與母親衝突不斷。

媽媽想不通為什麼自己付出那麼多,小包就是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小包也想不明白,不偷不搶,成為自己,為什麼就犯了天下之大不韙;

小包滿心歡喜地帶着未婚妻回家,卻沒有迎來媽媽的祝福,反而再次引起衝突,最終小包摔門而去,從此掛上“逆子”罪名。

這是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的情節,也是許多中國式家庭中成長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面對與父母的衝突,孩子“摔門而去”這個動作,真的就是不孝嗎?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摔門而去”這個動作,又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與父母吵架,兒子摔門而去,為什麼父母總不理解孩子的世界?
親子雙方皆頑固,暫避是最好的選擇

實際上,在作為孩子的我們認為父母頑固的時候,父母同樣也認為我們頑固,雙方都形成了“對牛彈琴”的局面,不存在説服對方的可能性。

而當我們試圖抨擊父母的觀點時,無疑是在摧毀他們。

像小包那般,自己成年了,希望與妻子獨住,這在現在的我們看來完全沒有問題,也符合主流價值觀。

但對於那個從小,甚至她的上一輩就被教導“養兒防老”才是正確的小包母親來説,新時代的觀念,無疑就與她的思維衝突,出現“嚴重車禍”。

所以小包的獨住,被視為不可接受---鮮少能有父母接受自己被子女“拋棄”

與父母吵架,兒子摔門而去,為什麼父母總不理解孩子的世界?

在親子關係陷入僵局的時候,暫避,是最好的選擇

暫避是冷處理,讓雙方冷靜一些,但冷處理不等於冷暴力處理,“甩門而去”這個動作顯然屬於後者(即便初衷只是想表達不滿,也會被怒火中燒的父母視為是冷暴力)

小包是幸運的,因為父親作為一個局外人看清楚了這一切,起到親子關係潤滑劑的作用。

爸爸把小包勸了回來,創造機會,讓母子間這場冷戰得以結束,讓母子得以和解;

小包是幸運的,因為母親恰好就做了那麼個夢,夢見自己有個包寶寶,再一次細心呵護,但包寶寶仍要離開自己,最後自己一口把包寶寶吞了下去,“塞回肚子”裏。

這個夢就是母親的回顧,回顧自己的不合理,終得醒悟。所以再一次和小包談心時,親子間沒有再起衝突。

但現實中,我們並不一定會有這麼“幸運”:

  • 不一定有這麼一個人能做“和事老”;
  • 不一定父母能回顧過去,放下成見;
  • 不一定我們自身,能不再賭氣,“拉下面子”和父母談心;

更多的情況,是讓誤解越來越深,讓關係越來越惡劣,最終許諾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與父母吵架,兒子摔門而去,為什麼父母總不理解孩子的世界?
理智的暫避,父母同樣需要子女的提醒

暫時的迴避,是冷處理的一種方式,就如母親覺得嬰兒很煩(這也是事實)時,可以暫時交由父親照料,自己調整好情緒再面對孩子。

冷處理能讓親子雙方冷靜下來,不必把一時之氣傾泄到對方身上。須得注意的是,主動冷處理的一方是子女,是仍保持理智的子女。

“媽媽/爸爸,您現在情緒比較激昂,我並不是想要惹你生氣,等您氣消了,我們再談。”

為什麼要是子女方採取主動方式?

在親子的三方關係中,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只有自己,另一個層面,我們與父母的矛盾,更多地在新思維方式和舊思維方式的衝突。

既然我們自認為“新”,認為父母固執,那為什麼不再“新”一次呢?

當我們學會理智地冷處理的時候,也在為親子間下一次對話創造機會。

即便下次仍然是談不攏,我們仍然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讓父母和自己冷靜下來。

一次次的冷處理,是在告訴父母:

我拒絕與“情緒怪獸”對話,我並不是和您置氣,更不是叛逆,而僅僅是希望和你理智地探討現實問題

與父母吵架,兒子摔門而去,為什麼父母總不理解孩子的世界?

淅爸寄語:

我們都相愛着彼此,但卻不經意間,被認知衝突所傷害,冠以情感勒索、頑固、操控、佔有之名錶現出來。

而其實所謂的教育,在兒時是父母幫助子女,在成年後,則是子女幫助父母。

就好比,我們能輕易使用各種軟件、社交工具,而父母,需要我們教導一般。

發生衝突的時候,嘗試把父母當成未涉世的孩子看待,相處起來,會理智得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3 字。

轉載請註明: 與父母吵架,兒子摔門而去,為什麼父母總不理解孩子的世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