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3日電 針對華北地下水的超採問題,水利部部長李國英13日回應稱,通過“節、控、換、補、管”五項措施,這幾年華北地下水超採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從地表的河流和湖泊來看,永定河恢復了過流、潮白河恢復了過流、滹沱河恢復了過流,白洋淀重現生機,斷流乾涸了將近一百年的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今年也實現了全線過流貫通,實現了與永定河的百年交匯。
資料圖:航拍雄安新區白洋淀景色。(無人機照片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中宣部13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發展成就。會上有記者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華北地下水超採的綜合治理和河湖生態補水工作進展如何?李國英對此作出如上回復。
李國英指出,由於歷史原因,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遭到過嚴重損害,地下水嚴重超採,並造成了大面積地面沉降。水利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採取“節、控、換、補、管”等措施,大力實施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
一是“節”,即節約用水,強化需求端的節約用水。在華北地區採取三項措施,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
二是“控”,即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規模和開採強度,對於第一用水大户農業,採取休耕輪作、發展雨養農業這種方式。同時,嚴控高耗水產業發展。
三是“換”,即對地下水進行置換,以地下水為水源的這些產業、部門,把他們的用水方式換成引用地表水,利用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南水北調東線調水、黃河水、本地的地表水,以及本地產生的非常規水資源,對各行業、各部門地下水源進行置換。
四是“補”,華北地區地下水源的補充來源,主要是地表河流和湖泊。一段時期以來,華北地區的河道發生了斷流,湖泊長期乾涸了,意味着地下水的補充來源沒有了。所以現在又在更大範圍內考慮,向華北地區的河道和湖泊進行生態補水。這兩年水利部加大力度,向永定河補水、向白洋淀補水、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補水。
五是“管”,對地下水的開採實施嚴格管控。首先是對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區進行範圍劃定,劃出禁採區、限採區,然後在這個區域內實施嚴格的管理。特別是對於深層地下水超採區,對開採的機電井實施關閉甚至封填。同時,建立地下水監測系統,嚴格地監督考核。
李國英表示,通過實施“節、控、換、補、管”這五項措施,這幾年華北地下水超採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反映在這幾個方面:2021年12月底,最新的統計數字和2018年同期相比,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治理區淺層地下水回升了1.89米,深層承壓水回升了4.65米。同時,監測結果顯示,這些年回補地下水累計達到了80億立方米。從地表的河流和湖泊來看,永定河恢復了過流、潮白河恢復了過流、滹沱河恢復了過流,白洋淀重現生機,斷流乾涸了將近一百年的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今年也實現了全線過流貫通,實現了與永定河的百年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