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甲午海戰中,清軍的炮彈確實裝了沙子,但他們並沒有做錯什麼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綜合

在電影《甲午風雲》中,有這麼一個橋段。北洋水師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發現打出去的炮彈沒有爆炸炸,便讓士兵把發射藥筒給拆開,結果彈筒中流出的竟是沙子,而非炸藥。言外之意是軍需官貪贓枉法,把彈筒裏的火藥拿出去賣掉,換上了沙土。

當時第一感覺就是,這肯定是偷工減料了,拿沙子當炸藥,連以次充好都算不上。怪不得北洋水師打不過,有這樣的炮彈,換誰都是輸啊。所以,炮彈裏裝沙子,被許多人認為是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戰敗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這筆賬,自然也被算在了清政府頭上,是因為他們腐敗,貪污了炮彈錢,最終導致了北洋水師的失敗。事實上,這種橋段並不符合實際。甲午戰爭時期的艦炮採取的大是彈、藥分裝式,是由彈頭和絲綢包裹的發射藥包兩個獨立的部分構成,所以不會出現拆彈殼這樣的橋段。

當然了,北洋水師裝備的炮彈中,確實存在一部分裝了沙子的炮彈。但是甲午海戰的失敗,卻並不是因為這些裝沙子的炮彈。因為這些炮彈並不是電影裏面描述的那種偷樑換柱的次品,而是北洋水師彈藥庫裏面的正常裝備。換句話講,這些炮彈裏面出現沙子是應該的。

致遠號巡洋艦是一艘英國造的軍艦,但是軍艦上的兩門210mm主炮卻是德國產的。這個並不意外,畢竟咱們的李鴻章大人,乃是克虜伯大炮的鐵粉兒。這種克虜伯大炮的炮彈,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比較常見的開花彈。大致結構就是鉛質或者金屬外殼,包裹着金屬彈丸,彈丸內部則是裝有炸藥,由彈頭裝有的引信觸發。這是一種利用爆炸產生的衝擊力,造成彈片開花,從而殺傷敵人的炮彈。

這種炮彈,殺傷力很大,殺傷範圍也很廣,是當時海軍艦炮所常用的炮彈。但是,開花彈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穿透力有限,其在面對着被鐵甲包裹的鋼鐵鉅艦時,殺傷力有限。由於引信在頂端,炮彈剛命中目標以後引信就會工作,因此大多用於對付軍艦無防護的部位或者是殺傷艦面上的人員。

所以,為了增強大炮的穿甲能力,軍艦上往往還裝備有專門對付裝甲的穿甲彈。其原理也很簡單,就是依靠自身動能達到擊穿敵方軍艦裝甲的效果。這種炮彈雖然爆炸威力小,但是對軍艦的結構性打擊是很大的,其打過去後可以破壞敵人的軍艦結構,如果打在水線部分,就會造成進水,打在炮塔附近,就能破壞炮塔。

原本穿甲彈內部也會裝有炸藥,其會在穿透裝甲後起爆,在敵艦內部造成殺傷。理論上來説,這種穿甲彈可以擊穿日艦的裝甲以後在艦體內爆炸,破壞力要大於榴彈,是海戰的第一首選。但是這種技術並不成熟,一般炮彈引信是安裝在炮彈頭上的碰撞引信,擊中目標後,引信碰撞引發,從而引爆彈頭內的火藥。但是穿甲彈因為要穿甲,必須保持彈頭的頭部尖鋭和牢固,不允許在彈頭上鑽孔裝引信。於是只能,依靠擊中目標時彈頭內的火藥自行摩擦而燃燒起爆。

炮彈發射以後,彈體空腔內裝填的較鬆散的黑火藥因為慣性會被壓縮到底部。當炮彈命中目標時,速度會突然減慢,此時被壓縮在底部的黑火藥會因為慣性快速撞擊空腔的前部。在這一過程中,黑火藥可能會摩擦燃燒,然後就會被引爆。

這種引爆方式非常不可靠,有時候打出去根本就不會炸。儘管採取了增加空腔內部粗糙程度等措施,還是不能保證每次黑火藥都會被引燃,炮彈的瞎火率很高,很有幾分佛系。

此外,隨着裝甲的加厚,以及諸如滲碳鋼裝甲的問世,導致軍艦裝甲的其堅固程度越來越高,傳統的穿甲彈在接觸到裝甲的時候,其內部裝填的炸藥會因巨大的應力衝擊而提前爆炸。最終其效果和開花彈,沒有多大區別。後來,為了降低成本,也防止炸藥提前起爆導致彈體解體,設計人員乾脆就不裝炸藥了,直接靠彈體本身去鑿。如果在吃水線以下鑿出幾個窟窿來,這船估計也就沒了。當然,這種炮彈的殺傷力也非常感人,除非正好在飛行過程中砸到什麼要害部位,否則對敵艦的破壞很有限。

而這種單純的無物理撞擊是需要質量的,因為彈體質量如果不夠、那麼動能也就不夠,無法達成擊穿敵艦裝甲的效果。所以,在卸去火藥之後,穿甲彈的內部會裝填砂石作為填充物,以維持彈體的動能。

這種炮彈被稱為填砂彈,也就是大家常説的北洋水師裝備的有沙子的炮彈。事實上,填砂彈在當時已經成為各國海軍的標配,不僅僅是北洋水師,日本的海軍也有。

所以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裝填沙子的炮彈確實存在,不過這是制式裝備,不是偽劣產品。而所謂的“炮彈裏填沙子”,也不是北洋水師失敗的原因,更不是清朝貪污腐敗的證據。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言,乃是當時李鴻章的政敵們,為了攻擊李鴻章,抨擊北洋水師弄虛作假、武備廢弛,找出的理由。而對於“炮彈裏填沙子”,大部分人都是外行,不瞭解內情,自然是義憤填膺,並口口相傳,最終流傳至今。

當然了,我不否認北洋水師武備廢弛,更贊成清朝腐敗不堪。但它不應該是用這樣一種謠言去呈現出來。為了黑而黑,那就有些説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