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問出身 科技領域要集結千軍萬馬

創新不問出身 科技領域要集結千軍萬馬


    3月8日,北京梅地亞中心,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上,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通過網絡視頻回答記者提問。這是王志剛部長自2018年以來第四次在“部長通道”上接受採訪。他回答了支持女性科學家投身科技、加強科學基礎研究、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創新、新冠疫苗和廣譜藥研發等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強/攝



    “要讓青年科技人才有更多機會”“讓企業承擔更多的科技項目”“特別要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今年再培育3000家以上國家級‘小巨人’企業”。

    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啓的第二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中,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回應公眾關切。其中,有關科技創新的話題成為問答的熱點。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4%,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3.7萬億元,大大超過全社會研發投入的2.79萬億元。我國國家創新指數全球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2位,提高了22個位次。

    王志剛説,科技工作在推動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在加強基礎研究、完善項目經費管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等方面出台了諸多政策舉措。王志剛表示,讓這些科技政策紮實落地,是今年工作的重點和主線,必須抓在手上、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2021年,我國取得了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煤制油等一些基礎研究成果。王志剛説,今年還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方面開展攻關。

    要實現上述突破,人才和企業被部長們列為重點。數據顯示,去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中76%是企業投入的,技術合同交易額有90%來自企業。

    王志剛表示,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企業必然要成為創新主體。他強調,創新不問出身,不管是大企業、中型企業還是小企業,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能作為創新的主體,只要有這個能力,在國家層面上就會提供機會。

    肖亞慶在講到製造業發展時,特別強調了中小企業的基礎性作用。他説,製造業行業領域裏有千軍萬馬的中小企業,形成了大企業、中企業和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生態。“我們要在維護和培育生態上下功夫,特別要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他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着力培養“專精特新”企業。根據2021年的數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佔中小企業的比例雖然不高,但是營收增速、利潤率和發明專利成果佔有量分別達到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的2.2倍、1.4倍和3.4倍。

    “這些都説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方向非常正確。”肖亞慶説,下一步要擴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規模,在已有基礎上,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路徑,增加數量。

    王志剛在此次“部長通道”上回答了4個問題,其中3個問題都提到了“人”的作用。以新冠疫苗研發創新為例,王志剛表示,無論是疫苗上市,還是技術路線取得的積極進展,都是廣大科研工作者用他們的水平、操守、奉獻和執着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王志剛表示,推動科技政策的落實,要以科技人員為中心,圍繞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為重點來推動落實。

    王志剛特別提到了青年科技人才。他説,為了讓青年有更多機會,我們開闢了專門的青年科學家項目,讓青年能夠早有機會在科技創新的舞台上一展身手,推動國家事業和個人成長共同進步。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 胡春豔 葉雨婷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3 字。

轉載請註明: 創新不問出身 科技領域要集結千軍萬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