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鄭和下西洋,根據目前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應該是兼有宣揚大明威德和貿易的雙重功能,基本是一種和平之旅,與歐洲大航海四處殖民侵略的做法截然相反。然而,一些西方學者卻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其實是侵略和殖民,而且以當時航海條件,根本不可能將3萬人的艦隊送到非洲。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弗裏德曼教授:鄭和艦隊絕非和平使者,他們攜帶有大量先進武器,曾進行了數次軍事行動,在爪哇、蘇門答臘和斯里蘭卡都與當地人發生了衝突。
那麼,鄭和艦隊真如西方學者所言嗎?2013年,考古專家在非洲肯尼亞發現一枚永樂錢幣,在揭開了鄭和最遠航程之餘,也證實鄭和下西洋的和平性質。同時,對於西方學者的挑釁言論,非洲學者反駁一針見血。
2013年,在非洲肯尼亞的曼達島上,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與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考察團挖出一座古墓,出土的文物證實鄭和曾經到過非洲。
一,經過DNA檢測,古墓中發現3具擁有中國血緣的屍骨,其中一人生活的時間與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基本吻合,另外兩人生活的時代則相對稍晚。
二,發現一枚600年前的中國古錢幣,上書“永樂通寶”四個大字。北京大學的考古專家們指出,這種錢幣大約在1403年到1424年期間在中國流通。因此,錢幣極有可能是鄭和艦隊攜帶的物品。
結合《明史》中的“竹步(今索馬里朱巴), 亦與木骨都束(今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一帶)接壤。永樂中嘗入貢。其地户口不繁, 風俗頗淳。鄭和至其地”等記載,可以證實鄭和去過非洲。
著名學者鄭一鈞考證之後指出:“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四次訪問非洲,鄭和每次都去,永樂年間三次,宣德年間一次”。
顯然,肯尼亞的明初古墓出土,在證實歷史之餘,更有力駁斥了西方學者對鄭和航程的質疑,證明第一個到東非做貿易的不是葡萄牙人達伽瑪,而是中國人鄭和。
那麼,鄭和去非洲做什麼呢,侵略還是和平?
答案不言自明,連東南亞這些近在咫尺的國家,明朝都沒有侵略,只是略微懲戒一下不守規矩的狂妄之國,更何況萬里之外的非洲?但一些西方學者卻偏偏故作驚人之語,認為鄭和是像歐洲人一樣的侵略者、殖民者。對此,非洲學者回復一針見血。
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首席考古學家基里亞瑪:我們發現當時的中國人對東非與歐洲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他們來的時候帶了皇帝的禮物,這就顯示出他們視我們為平等。
在肯尼亞學者眼裏,鄭和帶去的是和平,而歐洲人帶去的才是侵略和殖民。
其實,關於鄭和下西洋的任何史料中,都沒有鄭和侵略和殖民的絲毫記載,在非洲更是如此。在非洲地區,鄭和代表皇帝賜給當地人大量財物,並將當地一些特產運回北京,其中還有一頭被當做麒麟的長頸鹿。
新加坡國際鄭和學會的專家陳建欽:鄭和捲入的衝突要麼是遭到報復,要麼是消滅公海的海盜,這些事件其實並不具備真正衝突的本質,相反,它們生動地體現了鄭和的和平外交。
國外有網友評價鄭和艦隊,是一支能夠在全球任意地點登陸作戰的特混艦隊。以當時世界各國的軍事能力而言,如果以侵略和殖民為目的,那麼鄭和可以輕鬆滅掉諸多國家,但鄭和卻沒有這麼做,甚至隨船還攜帶了大量財物和錢幣。
肯尼亞出土的錢幣,也從側面反映出鄭和以公平貿易的態度面對諸多小國,這與歐洲人暴力搶奪的侵略者形象截然相反。
事實勝於雄辯之下,為何還會有西方學者的怪論?原因不外有二:一是西方學者以己度人,認為自己祖先暴力征服非洲,那麼中國祖先一定也會這麼做;二是眼紅如今中國與非洲的關係,認為中國在非洲實行“新殖民主義”,進而尋根溯源到鄭和下西洋身上,説到底就是挑撥中非關係,抹黑中非關係。
2019年,中非貿易額突破200億美元,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遠超美國和歐洲諸國。所以,西方學者對鄭和下西洋的污衊,實際上不是出於學術目的,而是眼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