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上半年財報,比亞迪不是最賺錢的,它才是!
我們總是習慣以銷量來衡量一家車企的發展好壞,這並不能説是錯的,但不夠客觀公正,因為有些車企賣一台虧一台,即使銷量高漲,但危機同樣不容小覷。
要想真正瞭解一家車企的發展水平,還是得看財報。目前,不少車企都公佈了今年上半年財報,我們重點看自主品牌,它們的真正實力,是否與高漲的“崛起”歡呼聲相匹配?
比亞迪:發展穩健,上升空間大
作為最火的銷量黑馬,比亞迪今年不止一次趕超一汽-大眾,登頂國內車市銷冠。在全球市場,它上半年累計售出新車64.14萬輛,超越特斯拉成為新能源銷冠。
從銷量來看,比亞迪無疑是打了場勝仗,從經營層面來看,它上半年營收為1506.07億元,同比上漲65.71%,淨利潤為35.95億元,同比暴漲206.35%,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上半年的淨利潤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30.45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它的規模效應正在加強,紅利逐漸釋放。
另外,比亞迪的發展結構相較穩定,這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在銷量構成上,DM序列與純電序列各佔半壁江山,唐、宋、元、秦、海豚等都是爆款,並不存在少數車型火爆,多數車型坐冷板凳的情況;
在供應體系上,比亞迪自身是動力電池供應商,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而且它還投資了上游原材料企業,加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在行業佈局上,我們都知道比亞迪並不只有車企這個身份,除了汽車,它還涉足了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子等產業,並且在各個領域都有不俗的表現。
今年比亞迪立下的銷量目標是150萬輛,按照如今的發展勢頭來看,完成這個目標並不難,穩健的發展結構加上領先的技術實力,比亞迪應該還會再不斷創造佳績。
廣汽集團:合資“鐵飯碗”,自主需加強
根據數據統計,廣汽集團在上半年累計售出新車114.99萬輛,同比上漲12%,埃安每月都有新突破,上半年累計售出10.03萬輛。
從財報來看的話,其上半年營收為2427.82億元,同比增長18.85%,淨利潤57.51億元,同比增長32.61%,就賬面數據而言,一片向好。但需要指出的是,廣汽集團汽車板塊的收益貢獻大户來自合資企業,即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它們貢獻收益超80億元。你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沒有廣豐和廣本,那廣汽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將是負值,自主陣營的盈利能力匱乏,仍舊是廣汽的短板。
另外,整車製造也不是廣汽集團最主要的利潤貢獻者,其毛利率貢獻僅為23.84%,來自商貿服務、金融以及其他業務的毛利貢獻率為68.65%。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為上半年供應鏈危機以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廣汽董事長曾慶洪曾公開diss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佔了一部車的60%成本,那我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這也從側面體現出,廣汽集團在抗風險方面不如比亞迪,不過自知短板的廣汽也迅速採取行動,買礦、自建、自研動力電池試製線等一系列加強供應鏈防患能力的措施陸續開展,今年下半年廣汽應該不會那麼“憋屈”了。
長安:最賺錢的自主車企
你可能想不到,長安是自主品牌陣營裏盈利能力最好的。上半年它的營收為565.74億元,雖然同比微跌0.37%,但淨利潤同比大漲238.74%,達到了58.58億元。
和廣汽不同的是,長安的利潤貢獻者主要是自主品牌。據悉,長安系品牌淨利潤約為30億元,佔總利潤一半。長安自主品牌的向上趨勢,我們是可以從終端市場的表現上感受得到的,長安CS75PLUS、長安CS55PLUS、長安UNI-T、長安歐尚X5、長安逸動PLUS等車,有口皆碑,在10-15萬級這一市場密度最大的領域站穩了腳跟。
不過,目前長安在新能源領域仍是虧損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原材料漲價帶動成本拉昇,另一部分是因為投資加大,從今年開始,長安新能源分化出兩條線路,分別是以深藍為主的走量系、以阿維塔為主的衝高系,如今深藍SL03、阿維塔11已經上市,正處於口碑爬坡階段,如果這兩款車型市面反響不錯,將打開長安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新局面。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説,國產車企盈利能力雖然有所上升,但仍無法和國際大廠相提並論。以2021年全球車企淨利潤數據為例,豐田、福特、大眾都是千億級別,就算排在第十名的現代,淨利也為297.44億,而去年我們自主品牌的淨利潤總和,還沒有它一家高。
因此在看待“國產崛起”一事上,我們既要予以鼓勵與支持,又要保持清醒與謙遜,認識到自主品牌與國際大廠的差距,找準目標,奮起直追,可千萬不要再説什麼“吊打”、“XX萬內最好”、“甩出一條街”之類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