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6月5日電(記者郎秋紅、邵美琦)抗戰勝利後,馬尚德的一對兒女到處打聽父親的消息,每次都失望而歸。直到多年後,他們才知道父親早已改名,原來他們離家多年、杳無音訊的父親馬尚德就是赫赫有名的抗聯英雄楊靖宇。
在東北抗聯的隊伍裏,大部分戰士用的都不是真名。“一方面是為了不連累家人,另一方面是為了迷惑敵人,給敵人造成一種錯覺。”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抗聯研究處專家孫太志説,“而這些戰士們的化名也都各有深意。”
1928年,在河南信陽從事地下工作的馬尚德,為了躲避敵人的通緝,給自己改名叫張貫一。“張”是母姓,牢記慈母培育,“貫一”即“一以貫之”,堅持革命不動搖。後來他又幾次改名,最後在吉林領導抗日武裝鬥爭時化名楊靖宇,取平定四方、止息亂局之意。從此,“楊靖宇”這個名字和東北抗日遊擊戰爭一起,歷經磨難和挫折,在戰鬥裏成長。
魏拯民,原名關有維,為實現“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的理想,改名魏拯民。1941年,魏拯民在吉林樺甸的密營裏犧牲。直到20世紀80年代民政部補發革命烈士證書,家鄉人才知道抗日民族英雄魏拯民,就是當年從山西屯留縣城走出去的關有維。
死後仍無法與親人“相認”的情景在東北抗聯的隊伍裏出現了太多次。
著名抗聯女英雄趙一曼是犧牲十幾年後,她的家人們才知道那個出現在電影中那位身穿紅衣、騎着白馬的女將軍竟是自己的親人李坤泰。
“除了化名英雄,改名英雄,其實還有很多無名英雄。”孫太志説。從去年開始,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共同收集和整理吉林省抗日英烈信息,形成《吉林抗日英烈譜》。
翻開這份由烈士組成的長卷,很多“奇怪”的名字映入眼簾。
許某某,曾任東北抗聯一軍七團四連的指導員,1938年7月在吉林省濛江縣(今靖宇縣)那爾轟鎮,與敵對勢力作戰中犧牲。
王大眼珠子,曾為中共江南特支工作人員,1935年10月在吉林省濛江縣(今靖宇縣)那爾轟鎮,與敵對勢力作戰中犧牲。
喇叭匠,曾為東北抗聯一軍戰士,1938年1月在吉林省濛江縣(今靖宇縣)那爾轟鎮,與敵對勢力作戰中犧牲。
“對於很多烈士,我們能找到他們參加革命的事蹟,能找到他們犧牲的情景,但是真實姓名已經很難考證。”孫太志説。
這是一項帶有搶救性質的工作,他們的事蹟原本散落在各地的方誌館、檔案館、民政部門、黨史部門以及親人和後代手中。“這麼多英雄為了民族解放壯烈犧牲,他們不應該被歷史忘記。”孫太志説。
沒有留下姓名的,何止是抗聯英烈!
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中國已有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名。
有些英雄的名字,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但是他們的犧牲精神,永垂不朽。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