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剎車門”的特斯拉,剛剛交出一份成績單。
4月27日,特斯拉公佈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營收達103.89億美元,同比增長74%;淨利潤4.64億美元,同比增長5.8倍。
汽車銷售為特斯拉貢獻了大部分收入。上季度,這塊業務的營收為87.05億美元,同比增長78%,佔總營收的84%。
第一季度,特斯拉毛利潤為22.15億美元,同比增長79%;毛利潤率21.3%。淨利潤為4.64億美元,同比增長5.8倍;歸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4.38億美元,同比增長超26倍。
特斯拉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從去年底的193.84億美元,下滑至第一季度末的171.41億美元,主要由於報告期內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並償還了一些債務。
第一季度,特斯拉生產了180338輛Model 3/Y,同比增長107%;交付182847輛,同比增長140%。高端車型Model S/X則因發佈新款而暫停生產,僅交付2030輛,同比下滑83%。
此外,由於業績達到了董事會設定的目標,CEO馬斯克的兩筆期權獎勵被激活,總價值1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0億元)。
與業績走勢和股價漲跌相比,中國的特斯拉車主更關心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內容。透過這份財報,字母榜(ID: wujicaijing)試圖釐清以下5個問題。
A
Q:特斯拉近期遭遇“剎車門”,CEO馬斯克怎麼看?
A:他不是很在意,甚至有可能為“懟臉”鼓掌。
在4月27日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馬斯克並未提及中國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剎車門”,更沒有表達歉意。相反,針對美國本土的特斯拉致死事故,他指責媒體進行“欺騙性報道”。
過去一個多星期,上海車展女車主維權事件不斷髮酵,雙方圍繞事故原因、車輛數據、檢驗機構乃至個人隱私等問題爭執不下,輿論熱度居高不下。
在此期間,特斯拉中國區先是表示“絕不妥協”,但很快在外界的重重壓力下向車主道歉,並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提供了一部分行車數據。
但馬斯克一直沒有就此事發聲。在推特上,他的關注焦點是SpaceX獵鷹9火箭和“龍”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特斯拉太陽能屋頂的售賣,以及自己將要客串主持電視脱口秀《週六夜現場》。
昨天的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談及美國得克薩斯州本月一起特斯拉撞車致死事故,聲稱外界有關特斯拉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的報道“完全錯誤”、“純屬欺騙”。
馬斯克還表示,那些把Autopilot系統當作罪魁禍首的記者“應當為自己感到羞恥”。
過去幾年,馬斯克已經多次正面懟媒體,表達對所謂“假新聞”的不滿。
例如,2018年11月,在接受美國科技媒體Recode採訪時,馬斯克炮轟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完全失實、簡直荒謬,甚至開始教媒體做事:“媒體應該誠實守信、尊重事實,並對文章進行調查,如果錯了就要糾正。”
馬斯克在採訪中宣稱,有的記者為了點擊量,會選用聳人聽聞的標題,“這些人根本不是記者,而是廣告銷售”。
而在近日的上海車展維權事件中,特斯拉中國區對外事務負責人陶琳在被記者問及一系列事故新聞時,出人意料地表示“沒錢做公關”,暗諷媒體拿錢辦事,輿論為之譁然。
一位特斯拉中國前員工向字母榜表示,在他看來,陶琳的強硬態度與馬斯克的風格存在一定關係,“馬斯克自己也喜歡這種態度”。
B
Q:面對四面八方的批評聲,特斯拉有可能退出中國嗎?
A:基本不可能。
中國已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總計交付18萬輛車。而根據乘聯會的數據,同一時期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為6.9萬輛,相當於全球銷量的38%。
自2019年建設上海超級工廠、啓動國產化以來,特斯拉在華銷量從2019年的4萬輛左右,猛增至2020年的約14萬輛,2021年有望達到20萬輛。
價格是特斯拉攻略中國市場的殺手鐧。作為特斯拉的首款走量車型,Model 3在實現國產後價格大幅下調十幾萬元,受到中國消費者追捧。
此外,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啓動第二款車型Model Y的量產,正處於產能爬坡階段。今年1月,Model Y正式開售後,特斯拉上海門店人滿為患,據稱單店日訂單量高達200輛,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近期的“剎車門”等一系列負面新聞,似乎暫未影響到特斯拉的銷售。特斯拉中國官方網站顯示,Model 3的交付時間仍為5~7周,與年初相比並無變化,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並未消退。
另一方面,中國也是特斯拉第一大海外生產基地。
特斯拉在財報中披露,目前上海超級工廠的年產能為45萬輛Model 3/Y,只比美國加州工廠低了5萬輛,且仍在不斷提升。
這意味着,在德國柏林和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新工廠建成投產前,上海工廠將貢獻特斯拉全球半數產能。
特斯拉在中國生產的車輛,除了賣給國內消費者外,還要供應歐洲市場。2020年10月起,上海工廠啓動整車出口業務;2021年1月的出口量已超過1萬輛。
按照馬斯克的想法,上海工廠的年產量最終將達到100萬輛。
無論從市場還是生產來看,特斯拉似乎無論如何都不會退出中國。但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有不同看法。
去年10月,喬納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斯拉將因為無法解決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最遲2030年被迫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此番言論並非空穴來風。近日有網民爆料稱,部分小區開始禁止特斯拉進入,原因是其車輛遍佈攝像頭和雷達傳感器,且與網絡連接,存在安全隱患。
特斯拉若想破局,要麼效法谷歌一走了之,要麼向蘋果公司學習,將數據遷移至“雲上貴州”之類的國內大數據服務商。
C
Q:特斯拉在中國還會降價嗎?
A:降價空間已經不大。
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降價,前期省掉了進口關税和物流費用,後期則是隨着國產化率的提高而拉低成本和價格。
以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版為例,它在剛剛進入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獲准上市時,售價為35.58 萬元,與進口版的差價不過8000元。
2019年12月,國產Model 3開始交付,隨後一年內連續5次降價,補貼後價格降至24.99萬元。
與此同時,這款車的國產化率從剛剛投產的30%左右,提升到2020年中的50%,再到當年底的70~80%。
特斯拉在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披露,Model 3的國產化率已達90%,通過供應鏈本地化繼續壓縮成本的空間已經不大。
國產Model 3
另一方面,報告期內特斯拉的車輛平均售價同比下滑13%,降至4.87萬美元。為了保證毛利潤率,特斯拉不太可能繼續降價。
從市場競爭來看,特斯拉更沒有必要掀起價格戰。
目前,Model 3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小鵬P7。兩者在性能方面各有所長,價格較為接近,但品牌價值和知名度相去甚遠。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3月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華銷量分別達到2.5萬輛和1萬輛,而小鵬P7售出2855輛,仍有很大差距。
D
Q:除了賣車,特斯拉在中國還有哪些賺錢門路?
A:碳積分。
2018年,中國開始實施零碳排放政策,“碳積分”是與之配套的產物。汽車廠商除了生產傳統燃油車外,必須生產一定數量的電動車,以抵消碳排放。
根據最新政策,截至2020年底,汽車廠商在中國銷售的汽車必須有12%為純電動。然而,對於一些年產數百萬輛的巨型車企而言,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規避罰款,這些車企開始向其他廠商購買碳積分。
特斯拉在中國每售出1輛純電動車,就可以收穫5個碳積分。2018年至今,特斯拉在華累計售出約27萬輛車,獲得約130萬個碳積分。
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稱,一汽大眾以3000元/個的高價,向特斯拉購買了一批碳積分。以此計算,特斯拉持有的碳積分總價值高達人民幣39億元,並將隨着銷量的增長而上升。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各個國家通過碳積分交易獲得5.18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6%。同一時期,特斯拉的淨利潤為4.64億美元。
這意味着,如果沒有一本萬利的碳積分生意,特斯拉上個季度實際處於淨虧損狀態。
E
Q:特斯拉炒比特幣,賺了還是賠了?
A:賺了。
今年2月,特斯拉購入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並表示可能會在更廣泛的加密貨幣領域投資,助推比特幣衝上階段性價格高點。
3月底,特斯拉官網又宣佈支持使用比特幣買車,首先在美國落地,今年晚些時候推向其他地區。消息一出,比特幣大漲1000美元,一度站上5.5萬美元的高位。
但從第一季度財報來看,特斯拉只是把比特幣當成了存錢的工具,玩的仍然是高拋低吸的財務把戲。
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特斯拉拋售了一部分比特幣,獲利超過1億美元。由於比特幣並無實體經濟作為依託,特斯拉賺到的這筆錢本質上是炒幣客虧掉的錢。
特斯拉CFO扎克·科克霍恩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投資比特幣是為了“存放沒有立即使用的現金”,在保持流動性的同時,從中獲得一些回報。
另一方面,特斯拉在財報中並未提及馬斯克屢次帶貨的“狗狗幣”。這一原本只是玩笑的加密貨幣變種,從來沒有真正進入馬斯克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