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哎,我説話你到底聽到沒有,説了這麼多遍都沒反應。”
“非要罵你才聽是不是?”
……
這些話聽着是不是很耳熟?
是的,很多父母對於束手無策的熊孩子,往往只能提高音量,一遍又一遍地説着,到頭來還要被孩子嫌煩。
其實説話大聲並不能有效的和孩子溝通,無論父母怎麼説,最終都取決於孩子想不想聽進去。
恰恰相反,有時父母的嗓門越大,孩子就會越不聽話。
有一位老師在家訪時發現,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於是她就用自己的辦法讓他們溝通。
老師讓孩子將自己最想説的一句話寫在紙上,再由自己轉交給他的父母。
孩子只在紙上寫了一句話:“請你們不要對我大吼大叫。”
簡簡單單地一句話卻讓父母很吃驚,他們從不認為自己説話的方式有不對的地方。
由此可見,大聲和孩子説話並不是一種正確的溝通方式。
那麼父母在生活中大聲和孩子説話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因為他們在家裏往往難以感受到父母的温柔和愛,他們會覺得父母每一次的大聲説話都是對自己的否認,從而變得性格懦弱、沒有自信,遇到事情沒有主見。
在社會中,這樣子的人格很難讓周圍人接受,漸漸地大家都會疏遠他、排擠他。
父母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他們就會錯以為親子之間的相處就應該是這樣的,他們不會用別的方式來和家人溝通,以至於等到將來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只會通過大聲吼叫和責罵的方式來教育他們。
明明自己小時候並不喜歡這樣的溝通方式,可是到頭來自己卻變成了曾經不喜歡的人,這樣的教育又毀了下一代人。
很多孩子都是吃軟不吃硬的,而中國家長大部分又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教育方式,從而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更加惡化。
很多時候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吼叫變得暴躁起來,開始和父母對罵,情緒是會傳染的,壞情緒往往比好情緒傳染的快。
放輕聲音耐心溝通,孩子也許就聽進去了。
教育靠的從來就不是音量,而是道理。
父母要學會以理服人,孩子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父母的安慰和理解。
一位温柔的母親往往能教育出一個温柔的孩子,一位明事理的父親往往能教育出一個大方懂事有擔當的孩子。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一定要循序漸進,想要孩子的性格好,父母的性格也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