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領”到“白領” 在磨礪中“升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通訊員 王嫣然
15米高的龍門吊司機室,一平方米左右的操作空間,一張黑色皮面的操作椅和一方小小的手動操作枱,四周、腳下,全是透明玻璃。
辦公大樓第15層,一間養着綠植且四季恆温的十幾平方米開闊中控室,工作人員撥動控制手柄,百米開外的龍門吊按指令迅速又精準地移動。隔着電腦屏,碼頭集裝箱裝卸作業信息全程可視化。
從15米到15層,合肥港操作港機組技術帶頭人童國益走了10年。
2011年,從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港口業務管理專業畢業的童國益來到合肥,進入剛剛開港的合肥港。
“當地人告訴我,公交車122路坐到底站,再叫一輛三輪車,就能到繁華大道盡頭的合肥港了。”初到合肥港,望向四周,童國益坦言,“毫不誇張,腳踏荒土、頭頂藍天,‘一棍子打不到一個人’。”
童國益的技能生涯從堆場理貨員起步,也就是“認箱子”。“集裝箱進入堆場,首先人工記錄集裝箱的位置和編號。作業時,再根據船公司指定要求,打印出需要裝卸的指定編號標箱,現場找箱子。”
怎麼認?怎麼找?童國益回憶,看顏色、辨細節,花了很多時間,也走了很多彎路。
那時,合肥港各崗位缺專業人員,尤其大型機械設備的操作員嚴重不足。沒有任何機械基礎的童國益報名參加了龍門吊司機培訓。憑着一股子“鑽”勁,他很快獨立上崗。
“入門有兩關。第一是心理關,要‘站得住’,高處作業不能怕;第二是技術關,要‘坐得穩’,90度角向下俯視操作重型機械,只有掌握技巧駕駛艙才不會亂晃。”童國益介紹,傳統港口的裝卸效率需要各機械精密配合。其中,操作機械的人最為關鍵。
邊幹邊悟,童國益總結出了“兩邊看,兩頭慢”的安全操作模式,併為合肥港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龍門吊駕駛員。
2013年,合肥港初步上馬“TOS系統”。簡言之,國際集裝箱碼頭信息化系統涵蓋網上預約、無人化閘口、倉單導入、中控調度等多個模塊,令港口作業效率顯著提高。
隨後幾年裏,伴隨合肥的快速發展,港口集裝箱業務也爆發式增長。
“最忙的時候,20條船從港口作業裝卸,2000件集裝箱從港口啓運。”童國益向記者描述,高峯時期,南淝河河面上排滿了船隊;堆場內,圍着一圈又一圈準備卸貨的卡車,甚至連門口的道路,都堵成長龍。
2017年,經過選拔,童國益和同事拿到了安徽賽區僅有的兩個名額,前往上海洋山港參加全國港口機械技能大賽,並斬獲優秀獎項。
也正是這次比賽,童國益意識到,未來,高效的現代化港口,一定是以信息化為基石。
“當時洋山港剛完成四期自動化改造,港區無人化運作太讓人震撼!我們也得搞,這將是趨勢,更將是優勢。”很快,童國益將信息化升級的想法整理彙報。
2018年,合肥港智能化改造立項啓動;2019年,合肥港場橋遠程操控初步實現。這期間,童國益又陸續去了江蘇太倉港、山東日照港考察,將學來的經驗和理念,一步步應用到港口軟硬件升級中。
合肥地區是安徽最主要的對外貿易基地及集裝箱生成地一,進出口總額佔全省的50%以上,集裝箱生成量約佔全省總量的一半。
十年間,從零起步的合肥港,一舉成為合肥市乃至整個皖中地區最大的內河集裝箱港口,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和長江經濟帶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曾經,一年3萬標箱的目標吞吐量都覺得很遙遠。現在,我們年吞吐超過37萬標箱。新時代勞動者,對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童國益感慨。
此前,為幫助團隊儘快適應智能化港口,他自主編制了合肥港遠程操作指導用書。
2020年,合肥包河區將合肥港納入5G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項目建設,支持港口智慧物流平台打造。項目建成後,合肥港將成為全國長江支線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內河港口。
童國益一路見證、參與合肥經濟建設的崛起,並在一線磨礪中,蜕變為懂技術、能操作、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已經在合肥成家的童國益對下一個十年充滿期待,“希望繼續紮根崗位,在勞動中發現廣闊天地,當好新時代的碼頭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