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讀有關史上流行病大爆發的紀實文字時,雖然心中多少也許會生出點擔憂的想法,但是能有幾人認為這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可能會以類似的場景,再一次席捲?現代醫學的進步以及公共衞生制度的完善,讓大家心裏自然有了一份篤定感,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中。
只是,歷史似乎更喜歡讓一些事情重新刷新高度,年初的一場“突如其來”讓這個地球暫時按下暫停鍵。幾個月來,各種措施輪番上場,各種理論互不相讓,甚至連幾個世紀前的數據都拿出來,似乎這樣一切都會很快歸於平靜。
結果不用多説,只需看看每天那飆升的兩組數據,所以有德國專家感慨。
只有中國能隨時動員14億人,看到這樣的定論,也許有人會説,這是中國人從小被教育的結果,上學前父母親總會叮囑一聲:“在校聽老師的話。”其實這樣説,是貶低了中國人的“顧全大局”觀,若是大家內心的“自我”都無限膨大,那怎麼還會存在相互幫扶的美德呢?
其實在這句話前,還有半句話,“中國發展不可怕”。若是將這段話完整理解,就是中國團結的力量可以“驚天動地”,年初時,一聲令下,一座千萬級人口的省會城市瞬間關上所有進出通道,這是史無前例的,更讓人震驚的是,秩序井然。
當然有人會從制度上解讀,甚至延伸更多,若是剝去行政因素,再深入看看民間自發的一些活動,如義務送食物、藥品等,這些該歸於哪一類?這其實還得回到文化本身,中國幾千年傳承的文明中,團結互助精神一直就沒有丟過,大到國家危難時,將領們可以不計前嫌共同殺敵,小到民間故事中,總會用小和尚挑水之事來教育後人。
德國專家會發出如此感慨,是因為看到了“對比的數據”,其實若是瞭解中國這百年的歷史,就會恍然大悟了,中國只不過在實踐着被前人驗證過、相當有效的辦法。
中國在建國後為何能在短時間內控制很多疾病,包括瘧疾,除了找到有效的藥物控制外,如青蒿素,那就是全員總動員,大家全心全力共同解決。
力量的凝聚,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可以完成,它需要每個人內心的響應。也許外界會不解,為何要犧牲自己的自由?國家形勢危急中,還會有個人自由麼?幾千年來,中國的文化一直在教育着後人,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關係,在沒有了國家的有力支撐,又何來個人的一切?
所以每個中國人都明白,於是再一次向世界演繹了中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