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執意近海排放核污水,日本錯上加錯

海外網評:執意近海排放核污水,日本錯上加錯

資料圖: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用來儲存污水的95英尺高的蓄水罐隨處可見。(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26日報道,作為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方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5日在記者會上宣佈,將通過海底管道向離岸1公里處的近海排放核污染水,並準備從9月開始着手建設海底管道,計劃2023年春季建成並開始排放核污染水。這一方案是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公司共同決定的。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8月26日表示,日方先前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作出核污染水排海的錯誤決定,現在又錯上加錯,不斷推進相關政策和技術準備。這説明日方完全沒有解決各方關切的誠意。中方敦促日方認真回應國際社會、周邊國家以及本國民眾的呼聲,立即撤銷錯誤決定,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在同各利益攸關方及有關國際機構充分協商並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啓動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政府選定的排放方案再次將日本的自私自利暴露無遺。今年4月,在宣佈將福島核污水排放入海後,日本政府便開始與東京電力公司推進研究具體的排放方案,其中主要包括近海排放與沿岸排放。近海排放是指,建造專門的海底管道,通過海底管道將核污水排放至日本近海。沿岸排放則是指,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沿岸建造排水口,通過排水口將核污水直接排放入海。經過通盤利益考量,日本政府最終選定了近海排放的方案,其主要原因在於該排放方式“更易讓核污水在海洋擴散”,而且福島第一核電站至今每天仍需吸入大量海水冷卻堆芯,而採取沿岸排放的話,那麼倒入海洋的核污水有可能被重新吸回來。亦如在福島核污水處理方式中,選擇了最省錢、最省事的一倒了之,現在決定通過海底管道將核污水排放入海再次折射出日本政府的極度不負責。

日本政府選定的排放方案再次凸顯其無視社會民意。一直以來,大部分日本民眾就不贊成將核污水排放入海,比如《朝日新聞》年初發布的一份民調顯示,55%受訪者“反對”將核污水排放入海。實際上,日本此次選定的近海排放方案就再次招致以漁業從業者為中心羣體的強烈反對。據共同社報道,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負責人24日表示,該聯合會“堅決反對將核污水排放入海的立場沒有改變”;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會長岸宏24日發表聲明稱,該組織已要求日本政府對核污水排放入海方案進行負責任的説明;在日本社交網絡上,有不少日本網友留言批評稱,傾倒核污水將影響日本週邊海洋生態環境。此外,還有日媒報道稱,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在核污水處理問題上,一直沒有向福島縣民眾進行充分徹底的説明,也沒有獲得福島縣民的認可。因此,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日本政府在福島核污水處理問題上,始終缺乏國內堅實的民意基礎,完全無視諸多批評與質疑,獨斷專行。

日本政府選定的排放方案將對周邊國家乃至全球海洋生態造成嚴重影響。實際上,日本政府對於福島核污水的處理,從來都不是日本的內政事務。一方面,由於福島沿岸擁有全球世界最強的洋流,所以不論日本政府怎麼傾倒入海,核污水都會伴隨着洋流擴散至周邊鄰國,以及全球。比如,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分析稱,核污水排放之日起57天內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將蔓延至全球海域。另一方面,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均有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而作為締約國的日本也必須履行其相應的責任,而不是肆意破壞海洋生態。因此,不論是從自然環境,還是從國際法角度而言,日本都無權肆意傾倒核污水。

為向周邊鄰國與國際社會證明排放入海的核污水“安全可靠”,日本邀請了國際原子能機構於9月啓動對核污水安全性的評估,並將核查核污水排放後的海洋檢測系統,但這完全是日本政府掩人耳目的“遮羞布”。《每日新聞》26日指出,進行海洋檢測的主體包括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東京電力公司不僅是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執行者,而且在核污水問題上還曾有過説謊經歷。至於日本政府,自福島核事故後公信力就一直沒有恢復。有前科的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何以取信於人?

長期以來,國際關係學界有這樣一種觀點,即日本是一個“有政策,無戰略”的國家。日本應當反躬自省:執意將核污水排海的決定,除了坐實日本“有政策,無戰略”的形象外,於國於民於國際社會有何益處?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方處理核污水不應讓全世界買單。(陳洋)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8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外網評:執意近海排放核污水,日本錯上加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