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Usama Kalim)正在和遠在巴基斯坦的弟弟視頻連線。新華社記者 劉恩黎 攝
新華社重慶8月15日電(記者劉恩黎)28歲的李浩(Usama Kalim)正與遠在巴基斯坦的弟弟視頻通話,除了聊家常,身在中國的哥哥也非常關心家鄉的疫情形勢。他在電話中得知弟弟也剛接種了疫苗,而且這些疫苗來自中國的援助。
“很感慨,我們兄弟身處不同國度,卻都能打到中國疫苗。”李浩是西南大學的在讀博士生,他還是一名青年導演,拍攝過關於中國風土人情的紀錄片。
“上個月我剛剛完成了疫苗接種,學校幫我們聯繫了本地醫院,組織我們自願接種。”李浩告訴記者,在中國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大家接種疫苗的積極性普遍較高。“中國疫情防控的效果有目共睹,接種新冠疫苗構建免疫屏障的觀念已經被普遍接受,這很有必要。”
近日,中國通過“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向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供應的新冠疫苗運抵當地,受到歡迎。巴基斯坦負責國家衞生服務的總理特別助理費薩爾·蘇丹表示,中國疫苗安全有效,在巴民眾中有很高的接受度。
“我弟弟已經接種了來自中國的第一劑疫苗,未來他會去接種第二針。”李浩説,面對疫情,中國的疫苗援助對巴基斯坦人民來説如同一場“及時雨”,得知家人們也能接種到中國疫苗,心裏踏實多了。
截至8月4日,中國已向超過1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7.7億劑疫苗,居全球首位。亞非拉國家是中國疫苗供應的優先方向,中國對外提供的疫苗總量中有超過九成流向亞非拉國家。
幾內亞學生柯娜(Sarata Keira)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 劉恩黎 攝
來中國學習已有兩年的幾內亞學生柯娜(Sarata Keira)説,接種疫苗後感覺健康有了保障。
“來中國之前就知道幾內亞和中國有着密切的合作,疫情肆虐,中國向我的祖國伸出援手,這對我們很有幫助。”柯娜説。
馬達加斯加留學生夢蝶(Fifaliana)談對中國疫情防控看法。新華社記者 劉恩黎 攝
夢蝶(Fifaliana)來自馬達加斯加,是西南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一名學生。她説:“中國的疫苗援助極大緩解了不少發展中國家的抗疫壓力,保障了那些出門遠行人們的安全。”
西南大學國際學院黨總支書記劉猛表示,學校一直遵循知情、自願、自費等原則,為外國留學生提供疫苗接種的服務工作,並廣獲好評。目前學校已有很多學生完成接種,後續還會繼續為有計劃接種的留學生提供相應保障。
為最大限度構建免疫屏障,也為保障在華外籍人士的生命健康和工作、學習、生活,中國將在華外籍人士中的適齡人羣納入國產疫苗的接種範圍。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35萬外籍人士在華接種60餘萬劑新冠疫苗。
“中國的發展非常快,他們不僅自己廣泛接種疫苗,還主動為其他國家提供疫苗,這是中國作為大國擔當的體現。”哥倫比亞留學生林德可(Lintak)表示,中國對疫情防控始終有着規範和標準,例如出入公共場合都需要二維碼信息登記、測温,快速疫苗接種點遍佈各個社區,種種措施體現了中國政府的責任心以及中國人民的良好素養。
哥倫比亞留學生林德可(Lintak)談對中國向他祖國提供疫苗援助的看法。新華社記者 劉恩黎 攝
林德可告訴記者,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不同國家政府和人們的態度,一些國家現在對疫情的隔離和防控還不重視。據他觀察,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方面非常團結,重慶前段時間出現一些病例,政府迅速採取措施,人們積極配合,所以很快就遏制住了反撲的疫情。
“雖然和自己家人遠隔千里,但同樣是中國疫苗保護着我們。”李浩表示,德爾塔等變種新冠病毒導致的新一輪疫情在海外已經發酵,國際社會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放鬆,他希望各個國家都能齊心協力、加強合作,早日戰勝疫情。(參與採寫:周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