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木子西 王逸】澳中關係陷入低谷之際,一個特殊的紀念日在澳大利亞媒體上引發熱議。1971年7月3日,時任澳反對黨工黨領袖惠特拉姆率團訪問並無外交關係的北京,這一舉動遭到當時的澳政府猛烈抨擊,甚至稱其正在犯下“叛國罪”。但在惠特拉姆返回澳的幾天後,美國尼克松政府宣佈了基辛格秘密訪華的消息。惠特拉姆之後成為澳大利亞政府總理,同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他也被稱為“中澳關係之父”。
7月1日,《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刊發兩篇兩位澳前駐華大使的評論文章,分別為惠特拉姆的中國顧問、澳首任駐華大使菲茨傑拉德和2007年擔任駐華大使的芮捷鋭。菲茨傑拉德也是1971年訪問團中唯一健在的成員。他在文章中寫道,惠特拉姆當年決定訪華,不僅與澳和美國的外交政策背道而馳,而且讓他自己和其政黨的命運也面臨着巨大風險,但他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相信我們必須接受中國是國際格局中永久和重要的一部分”。“惠特拉姆此次訪問恢復了澳小麥與中國大陸的交易,並帶着外交承諾離開北京。”
芮捷鋭在文章中寫道,當時,惠特拉姆因決定訪問中國而受到澳政府和媒體的攻擊。他在北京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7 月 11 日,在惠特拉姆離開中國 5 天后,也是他55歲生日當天,尼克松即將訪問中國的消息傳出,惠特拉姆在外交政策上的非凡眼光受到矚目。文章説,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並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但它沒有與長期的、值得信賴的盟友分享,包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那些正在越南與美國盟友一起死去的軍人們的國家”。“惠特拉姆有一個獨立的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願景,他認為這符合澳大利亞的最佳利益。”“他看到,最符合澳利益的不是意識形態或懷舊地追隨美國進入每一個兔子洞,而是採取務實的現實主義外交政策,完全基於對大國行為的清晰理解。”
“對華關係需要惠特拉姆的現實主義政治”,《澳大利亞人報》6月29日發文稱,“這位前工黨領袖知道我們需要接受中國的現狀,而不是試圖改變它”。文章稱,惠特拉姆並不期望對中國產生 “巨大的影響力”,也不認為澳必須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他看到的是巨大的經濟機會。
澳工黨現任外交政策負責人黃英賢6月30日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上發文説,惠特拉姆的訪華決定了澳大利亞對中國和對自己的看法。“惠特拉姆和尼克松的做法並非感情用事,而是基於對各自國家利益的嚴格評估。惠特拉姆認為,忽視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國家是不合理的。在我們的亞洲關係中,總會存在需要處理的分歧,需要冷靜、自信和持續的接觸。”“自50年前惠特拉姆訪華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個50週年紀念日的教訓與中國無關,而與澳大利亞有關。它關乎自力更生,關乎對本國利益的誠實評估和大膽追求。它也關乎這樣一個現實:雖然澳大利亞的大部分歷史在歐洲,但我們的未來在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