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國政府網發佈了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圍繞推動老齡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推動養老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工作任務。
其中,《規劃》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能力而拒不贍養老人納入徵信、構建“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等規定。
2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原秘書長唐鈞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強調,由專業機構提供專業服務。要建設好社區的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這個平台,再輻射到家庭,提供上門服務,打通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可以探索公辦民營模式,發揮國有經濟和市場化競爭的優勢。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主要指標
“十四五”將進入中度老齡化
《規劃》要求織牢社會保障和兜底性養老服務網,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
在大背景上,《規劃》指出,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
我國自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佔總人口的18.70%,比2010年上升了5.44個百分點;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9.70%,比2010年提高7.80個百分點。預計“十四五”時期,中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應對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其中,提出到2035年“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遠景目標。
《規劃》部署了9方面具體工作任務,包括織牢社會保障和兜底性養老服務網,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大力發展銀髮經濟,踐行積極老齡觀,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環境,增強發展要素支撐體系,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佈。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規劃》是對該意見提出的多個要求和目標的細化。
▲一圖讀懂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圖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基本養老保險今年1月起全國統籌
《規劃》對養老金體系三支柱建設均有要求,包括儘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擴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藥報銷範圍 ,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促進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
《規劃》發佈之後,2月22日,人社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會上,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介紹,將在全國範圍內對地區間養老保險基金當期餘缺進行調劑,用於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這就在制度上解決了各省之間養老保險基金結構性矛盾問題,困難地區的養老金髮放更有保障。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原秘書長唐鈞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像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經濟實力強,年輕人多,因此基金結餘比較多,可以通過全國統籌支持人口老齡化程度高的省份,緩解其支出壓力。
在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方面,《規劃》發佈同日,銀保監會發布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國範圍。同時,在原有6家試點公司基礎上,允許養老保險公司參加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規劃》還提到,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2021年9月底,31省市區延遲退休徵求意見已經全部結束,各省市正在制定延遲退休試行辦法。2022年1月30日,江蘇人社廳印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提到,經本人申請、用人單位同意,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參保人員可推遲退休,推遲退休的時間最短不少於一年。
有能力而拒不贍養老人納入徵信
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進入高質量發展“2.0”版本
中國養老呈“9073”格局,即90%老年人依託社區居家養老,7%老年人在老年化社區養老,3%老年人機構養老。
《規劃》提出,推動鄉鎮、街道層面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與社區機構功能互補,共同構建“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進入高質量發展“2.0”版本,如發展老年人助餐、助浴助潔和巡訪關愛服務,發展“互聯網+養老服務”等生活性為老服務業。
在社區層面,培育一批以照護為主業、輻射社區周邊、兼顧上門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支持建設和運營家庭養老牀位,將服務延伸至家庭。在鄉鎮(街道)層面,建設具備全日託養、日間照料、上門服務、供需對接、資源統籌等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到2025年,鄉鎮(街道)層面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有率達到60%。
在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規劃》還提出如下目標:支持建設專業化養老機構,到2025年,全國養老機構護理型牀位佔比提高到55%;開展城鎮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專項治理,新建城區、居住(小)區達標率達到100%;推動普惠養老服務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價格水平顯著低於當地同等服務水平的市場化養老服務機構。
2021年6月17日,三部門印發《“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對於公辦養老服務機構能力提升,推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和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項目,還開展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中央預算 、內投資重點支持“社區、醫養、旅居、培療轉型養老”4類項目,對牀位數、牀均面積、建設面積規模、投資規模等進行了具體要求。
唐鈞表示,由專業機構提供專業服務。要建設好社區的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這個平台,再輻射到家庭,提供上門服務,打通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可以探索公辦民營模式,發揮國有經濟和市場化競爭的優勢。
此外,《規劃》還強調鞏固和增強家庭養老功能。《規劃》明確,將有能力贍養而拒不贍養老年人的違法行為納入個人社會信用記錄,探索設立獨生子女父母護理假制度 。
唐鈞指出,在“9073”格局下,居家養老是重點,需要有人照顧,尤其是失能老人,需要24小時照護。家庭照護者的相關配套很重要,如對非正式照護人員的培訓、指導,以及居家適老化改造、老齡輔助器械設備。還要給家庭照護者提供“喘息服務”。“喘息服務”即是社區發揮作用的時候,提供上門服務或日間照料中心。
紅星新聞記者 吳陽 實習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編輯 柴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