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這樣的宣講,請再來一打!
記者 潘佳蓬 田佳玉
“孫學悟認為菌為發酵之母,菌學不立,發酵難昌,而這也就是威海衞酒業集團的前身……”日前,環翠區委黨史研究中心“史敢當”宣講隊走進張村鎮,為機關幹部和企業勞模代表講述了威海籍化工業界的先驅孫學悟一生淡泊名利、獻身科學的故事。
威海大田工業裝備有限公司製造車間裝配班班長、山東省勞動模範張旭陽被孫學悟的精神深深打動,他説,“聽了宣講,才知道我們威海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化學家,他為中國化學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故事激勵着我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怕苦累、攻堅克難,為公司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講者“走心”聽者“解渴”
既有代入感、又解惑解渴的黨史宣講,得益於宣講隊對於宣講主題的精心挑選和宣講方式的不斷創新。“在本次宣講中,結合張村鎮企業多、工業強的特點,我們多次打磨宣講稿,通過沉浸式、融入式宣講,激勵企業在黨史學習中凝聚奮進力量。”環翠區委黨史研究中心“史敢當”宣講隊成員閆瀟表示,正是有了精彩的宣講內容,黨史教育才如春雨般浸潤人心。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環翠區“實敢當”作風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區委黨史研究中心緊緊圍繞黨建引領、園區建設、經略海洋、文旅產業等重點工作,聚焦新就業羣體人員、兩新組織黨員及職工等,發揮“史敢當”宣講隊的品牌優勢,打造融入式特色宣講活動,在全區倡樹以史為鑑、實幹實績、敢打敢拼、擔當善為之風。
在開創“共同富裕先行示範區”建設新局面的奮進過程中,基層一線需要什麼樣的理論?幹部羣眾有哪些思想上的困惑?優質的理論宣講必須把回應基層期盼、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宣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對“理論糧草”的儲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宣講對象每次都不一樣,‘萬能課件’是不行的。基層幹部、中小學生、企業工人、外賣小哥等更需要生動化、形象化表達,這就要求結合他們的生產生活實際,找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黨史理論知識的聯繫點。”環翠區委黨史研究中心史志科科長李琳琳説。
為確保受眾“願意聽、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史敢當”宣講隊不斷加強黨史學習研究和成果應用,積極探索宣教新路徑,延伸黨史宣講微觸角,精細提升宣講主題,精準打造宣教路徑,共開展宣講活動80多場次,受眾上萬人次。
一場場熱血沸騰的宣講,一次次滌盪心靈的學習,一堂堂情景交融的互動課堂,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持續升温、熱在基層。
宣講有高度也有温度
讓人心潮澎湃
“到抗美援朝結束,王海所在飛行大隊共參加空戰80多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大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在遠遙淺海科技灣區,“史敢當”宣講隊為灣區企業送上了一場“量身定製”的黨史宣講。
聽了宣講,威海中關村信息穀科技服務責任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呂洪熱血澎湃。“我不是第一次聽宣講,但這次是我聽到的最生動、最接地氣的一次!”呂洪激動地説,“聽完之後,我總結王海的精神就是一個‘敢’字,敢於擔當、敢於奉獻,我們也非常需要這種精神,激勵我們快速聚集資源,形成灣區創新發展原始動力。”
理論只有被廣大羣眾掌握,才能煥發巨大力量。山東兩岸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國家金牌導遊趙明説,前不久參加文旅專場的宣講,讓他感觸頗深。“以前覺得自己只是個導遊,黨的創新理論離自己很遠。聽完‘史敢當’的宣講,才明白環翠區有着優秀的紅色基因,有着黨的創新理論實踐的清晰路徑,今後我們要將其融入到導遊詞創作中,講好、傳播好環翠故事、威海故事。”
不久前,在鯨園街道新就業羣體黨羣服務中心,一堂環翠區黨組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歷程的黨史宣講,講到了現場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羣體的心坎裏。鯨園街道超人跑腿外賣騎手黨支部書記王媛秋説:“這是一堂有理論、有故事、有温度的黨課,宣講員講得有感情,我們聽得很動情,有人還悄悄抹眼淚了。不少外賣小哥聽完以後對黨史的興趣更濃了,希望‘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課’。”
深入基層的腳步,也讓宣講產生了“裂變”效果。回到崗位上,大家如同一粒粒飽含着力量的種子,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開來。“理論宣講倒逼我們不斷學習充電,備課、宣講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和基層幹部羣眾的互動交流,也為我們今後進一步做好宣講提供了豐富的鮮活素材。”環翠區委黨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三級主任科員林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