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14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自古以來,九月初九就被賦予了“長壽”的含義。今天也是我國法定第九個“老年節”。
截至2020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64億,佔總人口的18.7%。
我國人口老齡化面臨怎樣的形勢?
國務院參事、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 劉遠立:我們國家人口老齡化的進程,正在以全世界最大規模最快速度加深。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與10年前相比,15到59歲年齡段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下降了6.79個百分點,而60歲以上人口所佔比例上升了5.44個百分點,今後每年可能要增加1000萬。
國家衞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 王海東:中國的老齡化進程是伴隨着工業化城鎮化這個進程。隨着人口流動遷移,導致農村地區的老齡化程度要高於城鎮地區。同時區域之間也不平衡,像東三省、華東一帶,東部老齡化程度要高一些。所以對我們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出更大的挑戰。
專家介紹,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全國慢性病危險因素和營養監測數據顯示,78%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病。2019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提升到77.3歲,但健康預期壽命只有70.6歲。
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們準備好了嗎?
“十四五”期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3個億,人口比重將超過20%,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社會進入到中度老齡化社會。面對不斷加深的老齡化,我們國家採取了哪些措施?做了哪些準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三五”期間,我國建立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障覆蓋10億人。
國家衞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 王海東:目前全國各類的養老機構和設施30多萬個,養老的牀位800多萬張,基本建立了我們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
“十三五”期間,我國進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24%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有老年醫學科;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被列入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為67.6%。中央財政安排149億元,支持面向特困老年人、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安排50億元,在203個地區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各級社會福利事業彩票公益金的55%以上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老年宜居環境更加優化,適老化改造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推進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全國各級各類老年學校7萬多個,在校學員800多萬人。
我們將來去哪兒養老?
當我們老了,頭髮白了,走不動了,我們將過上怎樣的老年生活?為了讓每一位老年人享有健康幸福的晚年,這些年,國家採取一系列措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在廣州市番禺區奧園健康幸薈裏頤康中心,老人們正在唱粵劇。75歲的吳先生1個人要負責敲打23種樂器,但他手不忙、腳不亂。不遠處的番奧社區頤康服務站,老年模特隊正在走秀。這些隊員都是家住附近的居民,年齡最大的馬女士已經73歲了。
廣州市番禺區番奧社區居民 馬女士:跳舞,在合唱團唱歌,還到時裝這裏走秀,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這些百姓家門口的頤康中心,除了為老年人提供文化娛樂、配餐等服務,還設置了康養中心和綜合門診部。今後5年,廣東所有街道和有條件的鄉鎮,都將建設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初步形成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廣州市番禺區奧園健康幸薈裏頤康中心負責人 鄭煒:基於日常的護理,基於精神世界的陪伴,是我們主要提供的一些服務。
像這樣的居家、社區養老模式,是我們國家主要的養老模式。國家衞生健康委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老年人養老已經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託社區支持養老,只有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
國務院參事、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 劉遠立:這三個方面的服務體系,我認為可能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家庭、企業、社會和政府這四大主體的作用,怎麼充分整合起來,建立一個一站式的、連續性的服務體系。需要居家養老、醫養結合的服務,我們可以上門提供服務。需要日託在社區裏面,我們有專業機構來提供服務。需要機構,我們也有無縫銜接的轉診的、轉送的系統。
專家指出,當前我國老齡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農村、居家和社區的養老服務仍很薄弱,老年健康服務資源總量不足問題還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醫療養老資源還需進一步深度融合,老年服務人力短缺問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