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英媒分析:美國通脹是全球現象還是本土問題?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綜合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道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11月21日發表題為《美國通脹:全球現象還是本土問題?》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一些最直言不諱的左傾經濟學家無疑在寬慰自己。每當其他國家報告高通脹數據時,他們就會抓住這一點,以此為證據,表明美國國內的物價上漲是全球趨勢的一部分。

  這種觀點如果正確的話,就具有非同尋常的經濟和政治意義。從經濟上説,這意味着通脹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美國官員的控制。他們可以採取措施幫助港口和公路運行得更順暢,但最終仍會像其他國家一樣,受制於新冠疫情所引發的全球供應鏈中斷。在這種觀點下,央行行長應該對加息持謹慎態度,因為加息對提高產量沒有任何好處,而後者是當今問題的核心。從政治上講,這將使美國總統拜登免受外界的批評。批評人士稱,拜登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鉅額開支計劃導致了美國物價上漲。

  美國目前的通脹處於三十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全球問題還是本土問題?選擇前者的理由很簡單。從英國到澳大利亞,大多數富裕國家都面臨類似的壓力。

  這種全球視角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這還遠遠不夠:美國的通脹現在比其他任何發達經濟體都高,而且高出不少。最明顯的對比是看今天的價格和24個月前的價格,在這方面,美國的消費價格約上漲了7.5%,比七國集團中的其他國家高出兩個百分點以上。

  認為美國的通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本土問題的觀點指出,美國在整個疫情期間推行了異常有力的促增長政策。這些政策始於特朗普總統自豪地簽署經濟刺激支票,隨後拜登推出更加慷慨的“美國救援計劃”。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在2020年和2021年,美國的財政赤字平均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左右。與通脹一樣,這也高於七國集團中的其他任何國家。

  美聯儲也因其超寬鬆的政策而引人注目,比如購買債券。在過去的兩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佔GDP的比例翻了一番。本月美聯儲開始削減債券購買規模,但金融環境依然非常寬鬆,實際利率已跌入負值區間。

  異常強勁的經濟刺激措施有助於解釋美國零售業的繁榮。毋庸置疑,疫情使消費從服務轉向商品。但即使考慮到這種扭曲,美國的數據也是驚人的。

  事實上,美國旺盛的需求很可能加劇了全球短缺,造成溢出效應,導致其他地方通脹的加劇。以海運為例,美國2021年第二季度的港口吞吐量比2019年同比高出14%。世界其他地區的吞吐量則有所降低,但由於運力轉向跨太平洋貿易,各地的運費費率都出現了飆升。

  認識到美國的通脹在一定程度上源於其刺激政策,並不意味着這些政策一定是不好的。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大規模刺激計劃的負面影響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