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廢的北方窯洞:曾有窯洞就有媳婦,如今大都無人居住逐步消失
2007年高考結束後不久,我獨自揹着包坐大巴去蒙古。中途經過河南的時候,高速路邊散落着大量的廢墟洞口。因為隔着距離有些遠,我起初誤以為這是北方人的墓穴,少年人的胡思亂想還把這牽引到盜墓那方面去了。後來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才恍然明白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窯洞。
攝影:Gary Lee Todd,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歷史學博士|來源:去驢行
窯洞是黃土高原上最特別的民居,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主要分佈在河南、河北、山西、陝西西北一帶。它的形成有自然環境和水土人文的原因,也有西北一帶的落後經濟形成的客觀事實有關。
經過約三百萬年的黃河沖積和滄海桑田的地質變化,黃土高原的土層變得十分厚重。這使得人們在鑿洞的過程中,避免了塌方的可能。經過數千年的經驗積累,使得建造窯洞的技術十分成熟,人們也不再僅限於有一處安身之地,而是鑿出了不同功能的室穴,形成了一個繁衍生息的“家”。
身處在黃土高原上的農民,除了土地和牲口外,便只剩下這窯洞最能呈現家庭財富。古時在黃土高原上長大的青年,到要娶妻成家立業時,就得鑿出一個自己的新家。若是父母健在,兄弟姐妹多,那鑿出的窯洞是又寬敞又明亮。
若是獨自一人,又沒有鄉親幫助,鑿出來的窯洞只能叫做“土窩”,附近的姑娘家哪家會願意委身下嫁,所以多半是要打很久的光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窯洞象徵着個人財富和實力,就如同今天丈母孃要求女婿有房才能叫“優質”。
但這背後折射的仍是黃土高原上的貧瘠。黃土高原雖為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但因為水土流失,黃河氾濫,是一處需要靠天吃飯的地方。貧瘠的土壤,惡劣的環境,讓身處在這片大地上的人們越種越窮。
所以即使後來有了更好的居住條件,農民們也只能選擇更節約成本的窯洞。所謂的冬暖夏涼,哪有地面上的豪宅莊園更體面,更住得舒服。在上個世紀年代,窯洞仍然得以廣泛存在,皆不是因為念舊的情懷,而是因為一個“窮”字。
所以看到今天的窯洞正在慢慢消失,許多寬敞的窯洞已人去樓空,基本被荒廢在黃土高原上。我們並不認為需要在情感上感到惋惜,這只是代表着貧苦了數千年的黃土高原,正在改變貧困落後的一面,讓許多勞苦的百姓住進了更嶄新的現代化居所內。
許多人會覺得窯洞是西北的文化歷史,是黃土高原的代表性文化之一,理應把其當成文物去保護。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活法,若是今天還有人繼續以窯洞為居,那隻能代表着我們還需要更努力去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