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時報》11月22日文章,原題:美中“競爭”將如何導致兩國走向災難 拜登就職4個月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就宣稱,美國之前的對華接觸策略已結束,接下來的主導模式將是競爭。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稱,中國想取代美國成為頭號強國。但他們都沒説未來美中“競爭”是什麼樣子,以及什麼才能防止競爭變成暴力。倘若沒受到任何共同利益感的牽制,這場競爭就會加劇並導致戰爭,美中都將因此遭受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全世界也是如此。
鑑於每年大約有3.4萬億美元的貿易途經南海——相當於全球海上貿易的1/5至1/3,且美中兩國都有能力對對方的金融體系發動網絡攻擊,衝突的衝擊波將迅速席捲全球經濟。從軍事上看,衝突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中國已獲得一系列先進的戰機、軍艦、潛艇和網絡戰爭系統,所有這些都可服務於一個目的:防止美國(在南海)投射軍力。
就算美軍能突破這些“堡壘”,僅幾小時內的損失也將超過美國自越戰以來遭受的所有戰爭損失。中國亦將承受巨大損失,但中國坐擁在家門口作戰的優勢,而美國將在距本土數千英里的地方打仗。若這場戰爭失控且核武器被投入使用,局勢將變得不可想象。所有這些,迫使我們重新審視美國兩黨將中國視為“國家安全最大威脅”的共識。
對美中之間日益激烈競爭的流行描述,充斥着抽象術語:不對稱(戰略)、可靠聯盟、反介入區域拒止……難免讓人以為被討論的是圍棋或國際象棋賽事。奇怪的是,在這些被“淨化過”的分析中,戰爭造成的傷亡代價竟蕩然無存。與此同時,雙方繼續開展口水仗並相互炫耀武力。但這種姿態和亮肌肉行為還能持續多久?若雙方都因缺乏信任而抱有最壞打算,那就將面臨戰爭風險。
若美國民眾選出的那些代表能花一些時間,向民眾解釋清楚與中國開戰到底意味着什麼,那美國人還會願意為台灣問題而冒對華交戰的風險嗎?
美中雙方或許都認為自己將佔據上風。但那種勝利會是什麼樣子,是否值得為之付出那些代價?(作者為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研究員拉詹·梅農,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