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些荒漠裏的“星星”你見過嗎?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綜合

土地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症”

對世界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構成嚴重挑戰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

受影響人口最多

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

沙區羣眾生產生活飽受風沙侵襲

長期以來

通過不斷健全防沙治沙法律法規

實施重點工程治理

強化荒漠植被保護

我國荒漠生態系統保護成效顯著

從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中國創造了荒漠化治理的“綠色奇蹟”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讓我們透過衞星

從各地荒漠被綠意浸染的過程

一起感受

這些年來我國為荒漠化防治做出的努力

沙海披綠裝,荒漠煥新顏

在河北承德北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端

一片翠綠引人注目

這就是面積達115萬畝的塞罕壩機械林場

2021年6月15日塞罕壩衞星圖

半個多世紀以來

肩負着

“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的神聖使命

三代塞罕壩人艱苦創業

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中,

營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為阻滯渾善達克沙地南侵

構築起一道牢固的綠色屏障

“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惡劣環境

不復存在

衞星鏡頭下看寧夏靈武白芨灘

一道東西長47公里、南北寬38公里的

綠色長廊映入眼簾

2021年11月1日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沙漠公園衞星圖

邊緣地區僅存的沙區

成為人們瞭解這裏生態變遷的對照區域

草方格“治沙魔方”

和五位一體治沙模式的綜合運用

使這片60年前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

如今變身綠洲肥田

黃河、銀川河東地區的生態安全也得以保障

“天然避暑地、北京後花園”

20年前沙化面積達87%的

內蒙古錫林郭勒多倫縣

或許難以想象今天它會被人們這樣稱讚

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部

多年來多倫飽受沙塵困擾

更成為京津風沙源

從2000年開始

多倫大力推動風沙治理工程

啓動百萬畝樟子松造林項目

森林覆蓋率從6.8%增長到近40%

大片荒漠變身綠水青山

實現綠色“鉅變”

2022年6月2日內蒙古錫林郭勒多倫縣衞星圖

沙能“生綠”,更能“生財”

各地在生態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不僅讓昔日荒漠煥發新顏

也帶動荒漠產業的發展

讓沙不僅能“生綠”,更能“生財”

憑藉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

荒漠化土地也能變身新能源“藍海”

使用衞星地圖對西北地區進行觀測

可以看到地面上一塊巨大的圓形光斑

這就是位於甘肅省敦煌市的

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敦煌光熱電站衞星對比圖

在這片戈壁灘上

1.2萬面“超級鏡子”呈同心圓排列

如同向日葵般追逐着太陽

將萬束陽光匯聚到中央的集熱塔上

由此轉化成的電能

正輸往全國各地、千家萬户

內蒙古自治區的庫布其沙漠裏

一匹佔地130多萬平方米的沙漠“駿馬”

橫卧其中

這是位於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中

由20萬光伏板組成的“駿馬”電站

國投電站衞星對比圖

“駿馬”不僅能發電

還有效“庇護”着腳下的這片荒漠

降低風速、留住水分

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得以最大化發揮

在防治風沙、利用風沙的過程中

人們也在探索人沙和諧共生的相處之道

經過合理改造

荒漠也能成為藝術的靈感源泉和生活樂土

創造顯著的經濟價值

作為抗擊着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的

橋頭堡

甘肅民勤在長期與沙較量的過程中

也用智慧“與沙共舞”

在民勤摘星小鎮

沙漠景觀與雕塑藝術有機結合

別有一番風味

“手可摘星辰”是對沙漠最浪漫的表達

吸引着如織的遊人

民勤摘星小鎮衞星對比圖

沒有一個地方夜晚會比沙漠星空更亮

騰格裏沙漠腹地

中衞星星酒店

猶如一顆孤獨的星星墜落其中

散發出耀眼的光彩

星空與沙漠的浪漫組合

為遊客提供了新的旅遊打開方式

也為各地發展荒漠旅遊產業提供了新思路

中衞星星酒店衞星對比圖

既要荒漠變綠,也要沙裏淘金

通過不斷加強防沙治沙工作

大力發展荒漠產業經濟

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我國正不斷探索荒漠化治理的“中國方案”

也將繼續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探索新路

來源:半月談

流程編輯: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