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948年,雙方軍隊的軍服顏色,作戰中,為何非常難區分?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綜合

在電視劇《亮劍》中,出現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劇情。在40年代後期,李雲龍部隊的一名士兵,向壕溝裏的“戰友”借火抽煙。等吸完煙,才發現“戰友”的帽徽不對,原來是敵軍。一個問題出現了,如果雙方軍隊的軍服顏色差別巨大,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在解放戰爭時期,為何雙方軍隊的軍服顏色那麼接近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我國軍隊的發展。解放軍的前身則是八路軍、新四軍和東北聯軍,再向前則是工農紅軍。我國軍隊建立於1927年,當時,紅軍部隊採用了灰色或者深灰色的軍服。至於軍服的樣式,採用了中山裝的上衣,總計有4個口袋。由於當時還沒有作戰服和常服的區別,因此褲子都比較寬大,用於各種戰術動作。腿上打着綁腿,這是紅軍部隊的標配。腳上則穿着草鞋或者棉鞋,至於頭上,則是帶着八角帽。
在各種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紅軍的形象當時,紅軍的軍服一般都是粗布或者麻布製作的,由於各個根據地沒有相互連接,敵軍的封鎖非常嚴重。因此,在軍服顏色上,各個根據地的部隊只能就地取材。一些影視劇中也反應了這個問題,紅1和紅2方面軍的軍服為灰色。紅4方面軍的軍服則是深灰色,存在顏色上明顯的差異。1937年7月,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進攻駐紮在平津、河北地區的第29軍,我國進入了全面抗戰階段。大敵當前,情況非常危急,為了團結一切力量抗戰,各地的紅軍部隊開始接受改編。
其中,北方的紅軍被改編為第八路軍,後來改為了第18集團軍,但八路軍的名字已經深入人心。南方的紅軍部隊,改編為新四軍。請注意,雖然稱呼發生了變化,但是軍服樣式和顏色並沒有變化。截止1938年,通過一些老照片來看,很多戰士仍然戴着八角帽,領子上佩戴者紅領章。在影視劇中,出現了一種帽子上有兩粒紐扣的山地帽,這種軍帽在抗戰中期才逐步換髮部隊。隨着戰爭局勢的發展,八路軍、新四軍等武裝力量開赴前線。
其中,八路軍逐步分散到了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新四軍分佈在安徽、江蘇等地。由於各個部隊軍紀嚴明、作風優良,和軍閥的部隊完全不同,因此,得到了各地百姓們的積極擁戴。部隊的活動空間進一步擴大,兵員補充得到了充足的保證。日本軍隊把各個根據地視為心腹大患,進行了瘋狂的掃蕩和封鎖。由於根據地遍佈華北、華東、西北、淮南等各個地區,在日本軍隊的封鎖下,八路軍和新四軍基本上無法購買到染色劑(硫化青染料)。當時,染色劑的價格昂貴,一罐進口染色劑的價格,能夠買2000斤小米。
因此,各地區部隊的軍服染色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其中,晉冀魯豫根據地的部隊,軍服顏色為灰色,也就是李雲龍穿的那種。陝北地區的部隊,軍服則是灰藍色的,與藍色存在一定的差異。晉察冀根據地的部隊,軍服顏色為土黃色。至於山東地區的部隊,軍服顏色則是草綠色。由於沒有染色劑,灰色軍服一般採用橡殼、煙灰為原材料,土黃色軍服一般採用黃柏根、黃芹、槐子為原材料。據山東地區八路軍部隊1944年的要求:“服顏色統一,要求保護色,夏季草綠色,冬季土黃色或灰色,要看平原地、山地來分別。”
由此可見,各地區部隊的軍服顏色並不同意。截止1946年戰爭爆發的時候,東北、華東等地的部隊,軍服以土黃色或者杏黃色為主。至於華北、西北等地的部隊,軍服顏色則是以深藍色或者灰色為主。言而總之,存在明顯的差異。我們看一下同時期,南京方面的軍服顏色。除了晉綏軍、滇軍等地方部隊之外,南京方面下轄嫡系部隊的軍服,清一色都是棕黃色的。認真的説,與東野、華野部隊的軍服顏色確實很相似。尤其是在夜晚或者視野不好的時候,經常出現混淆。其實,出現了一系列的故事。
1948年秋天,解放軍河北地區的一支部隊,需要進入山西地區執行任務。河北地區的部隊,已經換上了土黃色的軍服,而山西地區的部隊則穿着灰色軍服。由於土黃色軍服與敵軍的軍服顏色太相似,以至於部隊接近根據地的時候,山西地區負責警戒的部隊,直接子彈上膛、進入陣地。雙方經過再三確認以後,才發現是場誤會。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2師執行敵後穿插任務。一名戰士向壕溝裏的“戰友”借火抽煙。等吸完煙,才發現“戰友”的帽徽不對,原來是敵軍。
認真的説,這一故事的原型是真實的。在戰爭過程中,出現了多次類似的情況。久而久之,南京方面的部隊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東北野戰軍在一次作戰過程中,敵軍已經被合圍。一部分敵軍準備突圍,突圍的方式非常奇葩。帶隊的軍官每月強行突圍,而是命令部隊排着整齊的隊伍,向包圍圈外圍走去。途中,與幾支東野的部隊擦肩而過。遇到盤問,還冒充“東野八縱。”最後,東野的一位縱隊級將領發現不對勁,命令部隊追擊。東野部隊一口氣追擊了40多里,才把這股敵軍合圍。
在淮海戰役的後期戰鬥中,由於雙方的力量相互疊加,更是出現了一系列的故事。華野每個縱隊的3營,追擊了一夜之後,進入某個村莊休息。三營長髮現“一些戰士正在拆老百姓家的門板,”這是嚴重違反紀律的行為(當時,三營長正好披着一件繳獲的美式軍官大衣)。三營長大怒,抓住一個士兵:“你是哪個連的?”士兵回答:“8連的,”三營長説::“把你們連長叫來。”其實,三營長的本意是批評一下連長,怎麼可以縱容官兵鬧事,嚴重影響形象。
8連長很快就來了,不過,卻是一個“戴着大檐帽的軍官。”還是三營長反應快,立刻看出情況不對,迅速開槍射擊。原來,村子裏還駐紮了敵軍的一個連,8連和3營的編制又正好對上了。還有一個例子更經典,華野一支部隊,在陳官莊周圍,與一支敵軍遭遇,雙方立刻開火。對方的一個副軍長,以為是“友軍之間的誤會。”專門騎馬過來通報,剛下馬就嗷嗷叫:“鬧什麼鬧,都是自己人,還不趕路。”結果,來了就回不去了。
在圍攻碾莊的戰鬥中,南京方面的第7兵團,以及幾乎彈盡糧絕,但仍在負隅頑抗。華野投入了剛剛繳獲的幾輛坦克,由於沒有塗改戰車上的徽章。坦克剛剛靠近敵軍陣地,敵軍官兵主動揮手致意。原來,敵軍官兵以為“增援的第2兵團終於來了。”在進攻陳官莊的最後階段,敵軍的一個軍長帶着一羣軍官突圍。發現對面有“一支友軍,”主動上前聯絡,準備聚攏在一起。結果,除了一個副師長髮現情況不對、跑得快,其餘全部被俘了。關於解放戰爭中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