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説北京“四九城”範圍裏建設最早的火車站,當屬永定門火車站和前門火車站;若説“四九城”以外最早的火車站,要算門頭溝火車站了。
作者:張碩北晚新視覺供圖
門頭溝火車站的建設源於門頭溝地區的煤炭開採。門頭溝採煤業歷史長達九百多年。清末時,門頭溝圈門地區的煤窯和中英(門頭溝/)煤礦、大台煤礦、城子煤礦,加起來煤炭年產量可高達幾十萬噸。由於煤礦、煤窯所產煤炭大量積壓,公路運輸有限,1906年清政府批准了商部奏請修建西直門到門頭溝的鐵路支線方案。
同年10月,由詹天佑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勘測建造“京門鐵路線”。當年修建這條鐵路線,一是由於門頭溝煤炭業興盛,為了“以興煤業”,把煤炭運出去;二是早年的鐵路蒸汽機車都燒煤,運抵西直門的煤炭能保障京張鐵路蒸汽機車使用。修建“京門鐵路線”的同時,建設了門頭溝火車站。
門頭溝火車站的修建,無疑對煤炭運輸起到了重要作用。1932年至1934年,中英煤礦年產煤量分別是22萬噸、30萬噸和35萬噸,這麼多煤炭運出去,只有鐵路運輸能夠做到。1937年,日寇進犯北平,不僅把魔爪伸向中英煤礦、楊家坨煤礦和小煤窯,而且佔據了鐵路線和火車站。門頭溝永定河水閘南側的京門鐵路橋西端,至今保留着當年日寇修建的碉樓,就是日寇扼守運輸煤炭等物資進出門頭溝火車站的一道關卡。
新中國成立後,門頭溝火車站繼續承擔着地區煤炭向外運輸的任務,在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建設、民生保障等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門頭溝火車站一直是門礦、城子礦、王平村礦、木城澗礦、大台礦等煤炭轉運的核心樞紐,每天都有大量煤炭從門頭溝火車站轉運出去。
門頭溝火車站除了承擔煤炭、貨物轉運任務,曾經還兼做客運火車站。早年的門頭溝火車站旅客休息室是很簡陋的平房,人們在門頭溝山裏的木城澗、色樹墳、大台和石景山、西直門、豐台等地之間往返,都從這裏坐火車。
那時乘坐火車通常提前打聽好時間車次,當天乘車當天買票,火車票是硬紙板製作的,進站時檢票人員在車票上剪個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去色樹墳、豐台就在門頭溝火車站坐過幾次綠皮火車。火車沒空調,大多是慢車、硬座,短途火車也不供應熱水,夏天可以打開車窗通風,冬天有的車廂生個火爐子。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坐在車上聽着“嗚——嗚——”的汽笛聲和“咣噹——咣噹——”車輪與鐵軌的撞擊聲,也是一種享受。
2000年以來,隨着門頭溝新城建設和京西各煤礦的陸續關閉,火車往來穿梭了將近一個世紀的門頭溝火車站,也不再機車隆隆、汽笛轟鳴。緊鄰門頭溝火車站的京西鐵路遺址公園內,蒸汽鐵路機車、站台鐘樓、風車和“輪之翼”(鐵路機車車輪)雕塑、詹天佑碑刻等,不僅記錄了京門鐵路線的建設歷史,同時講述着門頭溝火車站的百年故事。特別是原物保留的火車站百米站台、並行交織的鐵軌、機車管護道房和信號燈,彷彿讓人們又看到轟轟隆隆的蒸汽機車,又聽到響亮的汽笛聲。
歲月如流,時光飛逝。如今,融匯鐵路與煤業歷史文化於一體的門頭溝火車站周邊,過去那些低矮雜亂的平房陋巷,已被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亮麗整潔的公園廣場所取代。現代化的軌道交通進入人們的新生活,採煤業和運煤鐵路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正以遺址公園的形式留住人們的記憶。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張栓柱
流程編輯:L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