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今天(8月30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回答記者有關“十四五”時期就業形勢預判問題。
高杲表示,展望“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總體分析研判,雖然未來一個時期在促進就業方面還會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以及大量的不確定因素,但是總體上還是有信心能夠使就業保持穩定態勢,從而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提供堅實牢固的基礎。
從積極因素方面來看,首先,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為促進就業提供了重要支撐。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經濟從新冠肺炎的衝擊中持續恢復,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也帶動就業逐步企穩。
從今後一個時期來看,我國已經轉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加快構建,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勞動者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所以我們覺得,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還是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
第二,我們國家的服務業和民營經濟在不斷髮展壯大,從而為擴大就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十四五”時期,國家將積極採取有力措施,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的深入融合,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創新發展,不斷擴大就業容量。同時,隨着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民營經濟穩定增長、產業結構更加優化,也將助力就業擴面提質。
第三個積極的因素是我們國家這些年來雙創、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為擴大就業提供了持續有力的新動能。
高杲説,“當然我們也看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環境也確實是比較複雜,具體到就業領域來講,矛盾和問題也會比較多,一些看得見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還會不斷出現。”
首先是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突出,將成為就業領域的主要矛盾,這可能是我們對“十四五”時期就業形勢最為基本的判斷。其突出表現就是“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甚至可能出現強化。從總量上來看,城鎮就業壓力也仍然存在。從國際看,世界經濟的復甦步履艱難,新冠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從國內來看,我們經濟恢復的均衡性和協調性還有待進一步增強。此外,具體到勞動就業領域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來看,勞動領域政策制度與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還存在一些不匹配的問題。勞動力和人才的社會性流動渠道依然不夠順暢,就業政策服務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還存在一些差別,靈活就業人員,大齡和婦女勞動者等勞動權益的保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針對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高杲表示在《“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中也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措施建議,設置了一些專欄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以確保“十四五”時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總枱央視記者 靳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