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 近兩天,歐洲十餘個國家陸續加入對俄羅斯的“外交驅逐戰”,俄羅斯隨即作出回應。圍繞烏克蘭“布恰事件”,俄羅斯、烏克蘭和美歐國家的輿論戰持續發酵。請看新華社記者從比利時布魯塞爾、俄羅斯莫斯科和紐約聯合國總部發回的報道——
繼法國、德國之後,5日,丹麥、意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愛沙尼亞、葡萄牙、拉脱維亞、斯洛文尼亞等國也加入對俄外交驅逐的行列,具體措施包括宣佈驅逐俄外交人員、關閉俄駐當地使領館或縮減工作人員,甚至降級與俄羅斯的外交關係等。同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宣佈將俄羅斯駐歐盟代表團一些官員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另據北約官網發佈的消息,北約計劃於當地時間6日至7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外長會議,討論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援助等問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將出席。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日表示,在當前困難條件下依然收窄外交溝通渠道是短視的做法,不僅將使外交溝通解決問題更加困難,也將引發俄方反制。俄羅斯外交部已宣佈將對歐洲多國驅逐俄外交官作出回應。
烏克蘭“布恰事件”繼續發酵。
俄羅斯媒體5日援引俄外長拉夫羅夫的話報道説,西方企圖在俄烏談判剛剛取得進展時,通過煽動“布恰事件”阻撓雙方談判。
3月28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行人從俄羅斯外交部大樓附近走過。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5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局勢舉行的公開會上説,中方高度重視烏克蘭人道問題,支持一切有利於緩解烏克蘭人道危機的倡議和舉措。當前衝突仍在持續,中方呼籲當事方遵守國際人道法,保護平民和民用設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平民傷亡,確保人員撤離和人道准入通道的安全順暢,保障婦女兒童、傷員戰俘的基本權利。人道問題不應被政治化。烏克蘭和周邊國家的人道需求巨大,國際人道機構應保持中立、公正,積極動員協調更多資源,為挽救生命、保護平民作出不懈努力。中方已經並將繼續向烏克蘭和周邊國家提供人道援助。
張軍表示,根據國際人道法,平民在武裝衝突中應免遭任何形式的暴力,針對平民的襲擊不可接受,也不應該發生。有關布恰市平民死亡的報道和畫面令人十分不安,事件的相關情況和具體原因必須查清。任何指控都應基於事實,結論得出之前,各方應保持克制,避免無端指責。(記者:楊曉紅、李驥志、張璇、任珂、胡曉光、陳嬙、黃河、耿鵬宇、李銘、李東旭、華迪、謝鍔、王建剛;剪輯:王科文;編輯:唐志強、孫浩、王申)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