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拜登政府公開表態稱“不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之後,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國也在第一時間站了隊,宣佈同樣“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歐盟方面則態度曖昧,雖然進行了集體討論,但法國、匈牙利等國一直明確反對將奧運會政治化。歐盟各國很難達成一致,預計還要更多協商與討論。但最近,新任德國外長卻針對北京冬奧會搶先進行了表態。
德國外長不出席冬奧會
據德新社12月29日報道,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巴爾博克和負責體育事務的內政部長南希·費澤爾均公開表示,不會前往中國出席北京冬奧會。巴爾博克聲稱自己是一個超級體育迷,但個人決定不去出席北京奧運會。澤霍費爾也表示這個決定是“個人決定”,主要考慮的是“新冠疫情的原因”。
不過,在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是否會出席北京冬奧會的問題上,德國外長稱正在就這個問題與歐盟全體國家進行協調。
德國外長透露出的危險信號
新上任的德國外長是一位綠黨出身的政治素人,以前並沒有任何進行外交工作的經驗。她自上任以來便多次表達了反華和反俄的態度,比如主張與中國的外交往來需要遵循“價值觀先行”的方針,以“北溪-2”號管道項目作為威脅要求俄羅斯對烏克蘭讓步等。這使得德國在國際舞台上一改默克爾時期的務實與低調,頻頻在美國設置的議題上充當起了“先鋒”的角色。
不過,德國外長“拒絕出席北京冬奧會”的表態似乎有些不合時宜。要知道,挑起針對北京冬奧會議題的美國最近都開始“反悔”了,他們為18位中低級官員申請了前往北京參加冬奧會的簽證,還打算進一步為更大規模的、約40位官員申請來華簽證。雖然事後,美國在口頭上宣稱“沒有放棄不派官員的決定”,併為這些官員的簽證找了一堆或這或那的藉口。但在實際行動上,他們卻是切實破壞了自己當初宣稱的“原則與立場”。
只是,在美方出爾反爾的當下,德國外長卻選擇跟隨美方最開始的政策,這不得不令人開始懷疑。這位缺乏經驗的政治素人是否是擔任這個職務的合適人選,她是否能夠讓“德國戰車”一直行駛在正確的軌道上。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環球網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