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運會服務者,凝聚“辦賽營城”強大合力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幾乎所有成都人都認為,舉辦大運會將會是成都這座城市面臨的新機遇。

“大運會是所有成都人的大事,讓更多海內外的朋友瞭解成都,展現成都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些參與其中的建設者、志願者以及大運會執委會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是服務大運、助力大運的一份子,大家都在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扮演着這座城市的守護人,“大運會帶給城市的改變,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的城市會變得更有魅力,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建設者

期待鳳凰山體育公園的綻放

最近一段時間,到鳳凰山體育公園拍照的市民越來越多,在他們的身後,空中俯瞰猶如一副“蓋碗茶”的專業足球場和綜合體育館的主體結構已經建成。每當看到這一幕,黃朝陽就有點小開心。這名成都城投集團鳳凰山體育公園的項目主管,從體育場開建至今已在這裏工作了一年半時間。他告訴記者,專業足球場外裝鋁板5500餘塊,截至目前已經吊裝過半,下個月初就能給新球場穿上“外衣”;球場草皮的通風管道系統的安裝也在進行當中,整個場館項目明年3月底交付,還會進行測試賽,對球場功能進行檢驗。

體育館正中心上方“鬥屏”的鋼結構已經搭建好,接下來將安裝電子屏幕。黃朝陽説,在場館每一個座位上只要一抬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鬥屏”上播放的畫面內容。“能夠參與大運會場館的建設,挺自豪的,工期很緊,經常放棄休假,但看着它一天天長大變樣,我就想,將來帶着自己的家人來這裏,觀看大運會和接下來的亞洲盃足球賽,那真有一種成就感。”黃朝陽主要負責場館機電系統的安裝管理工作,“動力、照明、空調和一些智能化專用設備都歸我們的團隊管,場館建成後,我還會留在這裏參與大運場館的保障工作……”轉眼秋去冬來,黃朝陽依然信心滿滿地堅守在工地上,步履未停,期待着四個多月後體育公園的綻放。

志願者

通過大運會展示大學生風采

成都大運會志願者註冊人數已經突破50萬,數據的背後,是向世界展示新時代成都新形象新風采,也是“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生動實踐,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已經加入到志願者工作的行列中。

馬思哲,成都體育學院體育新聞專業大三學生,他告訴記者,當大運會志願者,是很多在蓉就讀大學生的夢想,“當志願者可以豐富我的人生經歷,我也期望交到更多的朋友。對志願者來説,要當好宣傳員、服務者。將來大運會舉行時,要為來到成都的外國朋友做好服務,幫助他們。平時我也經常和家人、朋友聊大運會,動員他們明年來成都看大運會。”

成都體育學院外語系大三學生陸文怡也是一名骨幹志願者,她説:“平時在學校裏就經常參加各種志願者活動,學以致用嘛。目前培訓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大家的外語水平,增加一些體育和醫學專業詞彙量。”這名廣西姑娘最近一直在強化學習成都的人文風俗,“將來多向國外友人介紹,展示成都大學生的風采,做更好的自己!”

在他們身邊,還有更廣泛的城市志願者。一羣羣不脱職業裝穿上紅馬甲的專業志願者,走進了市內各小區,為市民朋友帶來了一場場各具特色的專業志願服務盛宴。他們既有心理諮詢師、廚師、咖啡師、髮型師、插花師等從業人員,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剪紙大師……他們都説,能夠幫助他人,這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同時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執委會工作人員

當好大運籌備工作“普通一兵”

見到李凱茜的時候,這名姑娘正在電腦前忙着參加一個視頻會議,她是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外事聯絡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從一年半前被抽調到外聯部至今,承擔了大量繁瑣的外聯工作。

一組數字可以凸顯她的工作量——組織、調配、保障了近300份筆譯件計200餘萬字,口譯120場次,撰寫各類公文150餘份,完成了200名語言聯絡官招募及聯絡……“我平時主要做一些語言服務類工作。因為疫情原因,我們和大體聯主要通過線上視頻會議、郵件溝通,就需要各種聯絡和協調。”李凱茜告訴記者,“參與到這項工作,我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形容:一是成長,去年抽調過來的時候,自己參加工作才半年,到現在已經學到了很多,大運會這個平台確實提升了自己。更主要的是責任,舉辦大運會是成都、四川乃至全中國的一件大事,這是時代賦予成都的歷史使命,自己有責任感要把這份工作做好,全力以赴,在工作中保持熱愛、專注、團結和嚴謹,爭取在我個人的生命軌跡中寫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成都大運會的各項籌備工作,離不開像李凱茜這樣幹事創業、勤懇踏實的“普通一兵”,正是有了這樣一羣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站位全局、協同合作的團隊,才能保證大運會執委會這一中樞強有力地推進各項籌備工作,讓每一名參與者凝聚起“辦賽營城”的強大合力。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黃一可 供圖 黃一可 編輯 李旻 校對 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