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巡航 共同守護

十年巡航 共同守護

執法艇編隊在金三角水域開展聯合巡邏執法。 李朋飛攝

核心閲讀

10年間,湄公河上,汽笛陣陣,大河安瀾。

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機制建立10年來,四國持續深化執法合作,打擊違法犯罪,救助遇險船隻,服務沿岸居民,江面劫持商船案件零發生。

12月9日15時,伴隨着莊嚴的國歌聲,雲南省公安廳在景洪市景哈碼頭隆重舉行新型執法艇53107艇移交入列儀式。

從編號53101到編號53107,從時間緊急依靠民船改造到自行主導設計、監造出專門應對湄公河水文特徵的新型執法艇,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已開展10年。12月10日上午,中老緬泰四國啓動第112次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12月13日上午,參與聯合巡邏執法行動的中方執法艇順利返航靠泊景哈碼頭,標誌着本次聯合巡邏執法圓滿完成。

50天,一個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破繭而出

53102執法艇上曾有這樣一句話:有譚建華在,巡邏艇不迷路,湄公河無險灘。

“看水走船,招手拉舵,豎大拇指穩舵,豎食指右舵……”怎樣看水,怎樣記錄水文,怎樣看手勢,譚建華是“老把式”。

2010年一天,譚建華駕船行駛到金三角附近水域時,遭到蒙面暴徒的武裝搶劫。“一羣揹着槍、駕駛着快艇的人把我們的船圍住,要求上船檢查。他們在船上搜東西,看到什麼拿什麼……”想起這段經歷,譚建華仍心有餘悸。

2011年10月5日,湄公河慘案發生:2艘中國商貿船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區水域遭劫持,13名中國籍船員被槍殺。

一夜間,關累港門可羅雀,人心惶惶。“黃金水道”安寧不再。

在案件發生後的第十八天,中方呼籲建立中老緬泰四國維護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安全的執法合作機制;第二十五天,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會議在北京成功召開,宣佈“切實履行維護湄公河流域治安穩定責任,迅速建立四國湄公河流域安全執法合作機制”;第五十天,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部長級會議召開,決定自12月中旬起開展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並在中國雲南關累港舉行首航儀式。

短短50天,一個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破繭而出;短短50天,四國警方攥指成拳,國際警務合作進一步加強。

與此同時,中國公安部授命公安部邊防管理局組建原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水上支隊,專門護航湄公河。一聲令下,當時來自11個公安邊防總隊的邊防官兵雲集西雙版納。老船長譚建華經過層層篩選,成為53102執法艇的“新舵手”。

10年,湄公河上再未發生一起江面劫持商船案件

2011年12月10日10時30分,3顆信號彈劃過天空,“起航”命令響徹關累港,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首次巡航正式啓動。10年來,和戰友挺過一次次險情、解決一道道難題,譚建華重任在肩,他要“守護好這條黃金水道”。

“天剛矇矇亮,羣眾自發到關累港口為我們編隊送行。”回憶首巡,雲南省公安廳水上巡邏總隊負責人袁亞平説。首巡時,糯康武裝販毒集團主要人物還未被抓捕歸案。為了保障安全,執法人員和槍入眠、排除萬難,順利完成首次巡航。

112次巡航背後,既是生死考驗,更是砥礪前行。10年間,四國共派出執法人員17225人次,執法船艇849艘次。

水陸兩棲特戰、反恐演練、狙擊手培訓……作為雲南省公安廳水上巡邏總隊警務實戰教官,歐彬先後為總隊培養了30多名警務實戰教官。在訓練期間,白天最高氣温可達41攝氏度,訓練難度成倍增加。歐彬仍然一遍又一遍做各種戰術示範動作,畫好行動路線演示圖,帶着參訓人員反覆演練。

湄公河再現繁忙景象,離不開各國執法人員的努力。目前,各國執法艇平均每月江面巡邏25天,江面見警率平均達到80%以上,湄公河上再未發生一起江面劫持商船案件。在推動聯巡勤務常態化的同時,四國多措並舉拓展合作領域和模式。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模式已從單一的聯合巡邏執法,向聯合掃毒、聯合搜救、警情共享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延伸。

護航數千艘商船,成功救助遇險商船130艘

灘多流急、礁石林立,湄公河上航行不易。

前些年,執法編隊解救盛泰11號並護送其回國途中,經過急流灘時突然觸礁。當時的掌舵手譚建華在充分進行風險評估後,利用執法艇動力優勢,採取拖帶形式幫助盛泰11號安全過灘。

隨着護航常態化,湄公河“黃金水道”航運重啓。“當我們第八次開展巡航時,隨航商船就達到80餘艘了。”袁亞平説。

湄公河的安全,源自衞士們的奔赴與堅守。謝世捷的父親是一名警察,在父親執行其他任務犧牲後,這位31歲的彝族姑娘毅然加入雲南省公安廳水上巡邏總隊,成為一名泰語翻譯。開展日常查緝、聯絡協調翻譯和培訓,她參與保障了數十次聯合巡航任務。

為提升救援效率,執法隊伍在沿岸重要地點設立報警點,建立報警就近聯處機制,主動走訪航運人員,發放警民聯繫卡,公佈報警求助方式,開展各類救助服務和幫扶援助活動。截至目前,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隊伍成功救助遇險商船130艘、人員536人次,為數千艘商船護航,挽回經濟損失近2億元,聯合巡邏執法隊伍也被稱為“湄公河上的移動救助站”。

“中老緬泰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體現。”袁亞平説。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6日 11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57 字。

轉載請註明: 十年巡航 共同守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