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父子倆還在炕上躺着,尿盆擺在炕邊……懶惰父子遭扶貧幹部怒懟引熱議

近日,一則“懶惰父子被怒懟”的視頻引發熱議。畫面中,一對父子家裏四處髒亂,垃圾遍地。日上三竿,父子倆還在炕上躺着,尿盆擺在炕邊。畫外音的男子怒懟:“牛都餓死了也不知道,還想讓人咋操心啊,日子是我們給你過的嗎?不怕別人看不起,就怕自己不爭氣!”

不少人表示,類似的“懶漢難扶”現象並不罕見。網友紛紛給“怒懟”點贊,不少扶貧工作者留言稱,扶貧不扶懶,治貧先治志。即使懶漢們靠“輸血”暫時脱貧,也會很快返貧,治標不治本。

“房子不修理、路不修理,張嘴就要,可幸福不是張嘴要來的,不是手伸開要來的,不是蹺着腳等來的。”兩年前,一段雲南扶貧幹部“狠訓”貧困户的視頻,同樣引來網友叫好。雖然“話很重”,但都是恨鐵不成鋼,扶貧幹部也希望能激發貧困户的意志,讓貧困户的觀念從“要我脱貧”改“我要脱貧”。

記者在東北某地採訪時,也聽基層幹部講過“懶漢難扶”的事情——第一天給貧困户送去十隻雞雛,第二天再去,發現都被串在竹籤上烤熟了,桌上還擺着一瓶酒;想方設法幫貧困户貸款搞養殖,拿到錢後卻立馬被抽煙喝酒花沒了……

扶貧的每一筆資金,都很寶貴,理應用在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户身上,決不能用來養懶漢。脱貧攻堅開始以來,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貧困户進行幫扶。絕大部分貧困户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擺脱貧困,過上了好日子,但仍有極個別人抱着“等、靠、要”思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缺乏脱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對這些人而言,與其説擺脱貧困要靠政策扶持,不如先樹立起脱貧的決心和志氣。扶貧幹部也只有改進幫扶方式,提高貧困羣眾脱貧能力,減少簡單發錢發物式的幫扶,才能杜絕“保姆式”扶貧,杜絕政策“養懶漢”。找準“懶漢”的“病根”,幫扶而不是代替貧困羣眾搞生產、搞建設,才能對症下藥。

好日子是幹出來,不是等出來的,別讓“精神貧困”成為脱貧致富路上難過的坎、難爬的坡。對“懶漢們”不僅要幫一把,更要拉着走幾步,在扶智和扶志上下功夫,讓他們改變好吃懶做、萎靡不振的精神狀態,依靠雙手脱貧致富。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新華每日電訊 黃騰、劉晶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5 字。

轉載請註明: 日上三竿父子倆還在炕上躺着,尿盆擺在炕邊……懶惰父子遭扶貧幹部怒懟引熱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