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2日6時57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核心部件鈾球的操刀人原公浦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他有着怎樣的故事?
在新婚4個月後,他便放棄上海的優越環境,去參加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哪?不能説;做什麼?不能講。那時的他只是一名普通青年車工,手中的刀具卻關係着國家的前途命運。為了達到技術上的要求,他日夜重複練習,體重一度下降30多斤。直到正式加工前,領導才告訴他要完成的任務是多麼重大。
年輕的原公浦與妻子
他叫原公浦,生前是中核集團四〇四有限公司的退休職工。當年,他還有一個更加為人熟知、讓他驕傲了一輩子的綽號——“原三刀”。就是這“三刀”,車削出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核心部件——鈾球。“兩彈元勳”錢三強曾這樣評價:“他是一顆螺絲釘,一顆非常重要的螺絲釘。”
國家需要,他毅然選擇到戈壁
原公浦是山東掖縣人,從小就在炮火中經受洗禮,磨鍊了不怕困難的堅毅品格。12歲時,他就當上了兒童團團長,偷來敵人的子彈送給八路軍;14歲,他就隨支前民工扛糧食、背彈藥,往前線運送。全國解放後,原公浦來到上海,進入工具廠當學徒。
工具廠是培養車工的好地方。原公浦非常喜歡挑戰精細嚴謹的車工技術,經常白天在崗位上刻苦用功,晚上還要上夜校學習理論。3年後,他就達到了四級工的標準,又過了1年,躍升為五級工。廠裏的老工人説:“沒見過學技術這麼玩命的。”
1956年,原公浦所在的工具廠合併到上海汽車底盤廠。這一年他入了黨,並擔任團總支書記。1959年春天,他和小自己5歲的郭福妹結婚了。如果不出意外,他們很可能會在上海這座大城市工作、生活一輩子。然而僅僅3個月後,一個命運的選擇就擺到了這個新組建的小家庭面前。
當時,為了對原子彈的核心部件部件的切削加工達到最精確的要求,有關部門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選拔技術好的車工,派人來到上海汽車底盤廠,説是“選派技術好的車工,到二機部(第二機械工業部)所屬企業工作。”原公浦並不清楚“二機部”到底是幹什麼的,但是他想,上海工業最發達,既然來上海選技工,説明國家很需要人。他鼓起勇氣,主動去報名:“我願意去!”
報名考察期間,他沒敢給家人説,怕遭遇阻攔。上級一同意,他回家硬着頭皮説了。妻子郭福妹還沒吭聲,岳母先不幹了,説你一個人到外地去工作,我女兒靠什麼啊?原公浦賠着笑臉説:“她不走,就我一個人去,已經定了。”1961年,經過在北京等地的培訓後,原公浦他們一路西行,目的地是祖國大西北的戈壁灘。
創業初期原公浦與科技人員在帳篷中進行科研攻關(左一拿筆和本者為原公浦)
提升技藝,他體重掉了30多斤
原子彈工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包括科研、設計、製造、生產、試驗等許多環節。其中,核心部件——鈾球作為原子彈的“心臟”尤為關鍵。
鈾球的加工精度要求極高,在那個沒有精密數控機牀的年代,要用球面機牀加工出這顆鈾球,全國也數不出幾個人。當時,戈壁灘上彙集着來自全國各地的車工進行“技術比武”。最終,包括原公浦在內的5名青年技術能手脱穎而出。
自此,原公浦他們開始了封閉式訓練,“練手”只能是代用料。每天,他們站在特種車牀前,穿着厚重的潔白防護服,戴着特製的大口罩,雙手套着特製的雙層乳膠手套,聚精會神地操作車牀,一絲一絲的鋼絲,掉落進切屑盤內……每人腳邊的大木箱子裏,都堆着許多切削過的代用料。
有一天,廠裏的總工程師姜聖階來了,隨着一聲哨子響,他們五人都關了車牀,摘下口罩,脱下手套。雖然是嚴冬,但他們一個個都是熱汗淋漓,氣喘吁吁。5個人圍過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於,原公浦鼓起勇氣問了句:“姜總工程師,我們想知道,我們整天練這個,到底要做什麼?”
姜聖階説:“調你們來,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但現在不能説。等你們技藝純熟到家,每人切削過的代用料裝滿了那個大木箱子,我再告訴你們。”他們只好戴上大口罩,套上手套,繼續練習加工……
原公浦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每天眼前就是一個球,甚至走起路來眼前也會出現這個球。”他隱隱覺得,將來這個產品一定非同小可。
鑄造技術過關之後,任務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還有最後一關——對鈾部件進行切削加工,使之達到原子彈設計上要求的幾何形狀和尺寸、重量、光潔度等。原公浦在夜以繼日的刻苦訓練中,體重減輕了30多斤,可他為了完成好任務,把一切都豁出去了。
原公浦和夫人回憶創業初期的故事
鈾球部件成功加工完成,他成為我國核工業發展史上有名的“原三刀”
1964年4月30日午夜,原公浦熟練地將核心部件毛坯夾在真空夾具上,準備進刀。平時無數次練兵,用的都是模擬料,今天可是要“毫釐之間見真章”,因此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開始!”一聲令下,主操作手原公浦走上操作枱,複核監護員匡炳興、質量檢測員張淑芝各就各位。當鈾球在夾具上夾好時,原公浦突然緊張,他彷彿感覺手中握着的不是操作手柄,而是眾多核工業人為之奮鬥的勞動成果。
每車一刀,厚度僅有頭髮絲的十分之一。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在領導和同志們的鼓勵下,原公浦神情專注、小心翼翼,一刀一絲、一絲一刀,鈾球在他手中悄悄地改變模樣。
只剩下最後三刀了!每一刀都需要嚴密測量,車多車少都不行,車多了,鈾球就報廢了;車少了,產生了硬化層,就不好加工了。他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加工、測量、調整,再加工、再測量、再調整,每一刀都要有100%的把握。這最後三刀,每進一刀都得經過計算,認真進行核對,確保沒有差錯,並經總工程師批准才能進刀……最後一刀車完,原公浦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身體幾乎癱在地上。
此時已是1964年5月1日凌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心臟”——鈾球,像一個新生嬰兒,呱呱墜地。經過嚴格檢測,完全符合規格要求。原公浦也因此得了個讓他驕傲了一輩子的綽號——“原三刀”。
1964年10月16日,裝着這個鈾球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大漠深處爆炸成功。當天傍晚,消息傳到了四〇四廠,原公浦那顆懸着心終於放下,他面朝着夕陽落山的方向,激動得哭了。
在四〇四廠,原公浦一干就是30多年,直到退休。在他來到四〇四廠後不久,妻子郭福妹也主動申請了工作調動,來到戈壁灘,與愛人團聚。當時正值困難時期,他們每人每天的乾糧是2個不足拳頭大小的窩頭。發的糧食吃不飽,只能揹筐到二三十里地外去挖駱駝草籽,帶回來和麪粉青稞粉一起拌着吃。一開始睡的是帳篷,直到後來才住進了簡易板房。
戈壁灘上艱苦的歲月,卻是他們一生的榮耀。多年後,聊起這段往事,郭福妹説:“當時沒想過條件會有多艱苦,沒想過會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只想着他不會做飯,不會照顧自己,我得在他身邊。”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