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聞畫·國慶專輯④丨青山埋忠骨:烈士長眠處 鮮花點綴和平年代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一場壯烈的拼殺,換取了轉危為安的空前勝利。
大青山位於蒙山主峯的東麓,海拔686.2米,是費縣、蒙陰、沂南三縣交界的最高峯,山勢險要,因樹茂草豐、四季常青而得名。發生在1941年11月30日的大青山勝利突圍戰,是山東抗戰史上最為悲壯的一次突圍戰。
1941年11月2日開始,侵華日軍調動5.3萬餘兵力向我沂蒙山抗日根據地發動“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30日凌晨,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115師以及大眾日報社、戰地醫院等後方機關被圍於大青山一帶,形勢十分緊急。
千鈞一髮之際,最有戰鬥力、最容易撤退的幾百名抗大學員,在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的指揮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擔當,以身擋敵,為身後同胞開出一條血肉生路,贏得了撤退時間。
戰鬥極為慘烈,抗大一分校五大隊二中隊指揮員程克,帶領最後的十七名學員與強大敵人激戰,用槍托石塊與敵人展開肉搏,終因寡不敵眾十八烈士壯烈犧牲。彈盡後的程克毫不畏懼,咬掉日軍耳朵,被衝上來的日軍連刺數刀身亡,時年22歲。
突圍之路異常艱難,山東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國際友人漢斯·希伯、115師敵軍工作部部長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隊政委劉惠東、蒙山支隊政委劉濤等近千人在場突圍中壯烈犧牲,長眠大青山。
大青山突圍是山東抗戰史上一次空前壯烈的戰鬥!
……
青色的長城一道,青色的碑林一片。
如今,再尋大青山,先輩們戰鬥過的地方已是樹木葱蘢、風景如畫。
沂蒙大地,鮮血染紅。臨沂市依託全省數量最多的紅色遺存,打造了一大批沂蒙黨性教育基地。每年有800多萬人次走進沂蒙,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為緬懷英烈,2012年11月,大青山勝利突圍七十二年後,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落成。2014年9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2015年11月23日,被國防大學命名為傳承抗大精神教育基地。
在距離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三四里遠的一處栗子林裏,有一座程可烈士犧牲地紀念碑。因為位置偏僻,少有人來到這裏。今年的清明節過後,4月8日下午,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的講解員李聰卻在石碑前發現了一束鮮花。回到家後,李聰將這束鮮花的照片發到了網上,並配了一句話:“因為他(她)記得,讓我覺得,程可還活着。”石碑已呈斑駁模樣。但石碑前的鮮花,格外動人。
巍巍大青山,錚錚鐵骨漢。
因你記得,他還活着!
文案:張玉清
設計: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