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歲江岸火車站完成使命停用

見證激盪承載輝煌 服務武漢城市發展

123歲江岸火車站完成使命停用

123歲江岸火車站完成使命停用

站台旁的站牌。記者王謙 攝

123歲江岸火車站完成使命停用

最後一趟列車駛離江岸車站,不少人拍照留念。通訊員張茜 攝

123歲江岸火車站完成使命停用

上世紀30年代江岸車站舊址。

123歲江岸火車站完成使命停用

江岸車站的站台和軌道已經騰空。記者王謙 攝

3月29日21時,伴隨着一聲悠長的汽笛,一趟編號為08342次列車從這裏駛出,123歲的京廣鐵路江岸火車站從此刻開始停止辦理客貨運輸。

武漢這座歷史最悠久的火車站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不久後,這裏的車站信號樓、站台等都將被拆除,接發列車作業由丹水池站承接。

昨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位於二七濱江區的江岸車站,軌道空空落落,所有車輛已被遷空,站台邊可以看到帶着歲月痕跡的印着“江岸”兩字的站牌,三層樓的車站辦公區正在搬家。“從昨天就開始搬了,已經搬得差不多了。”一位車站工作人員説。

江岸車站所屬的武漢北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城市中心半徑不斷擴大,服務城市的鐵路貨運樞紐不斷向城郊遷移。

江岸車站黨支部書記楊志勇介紹,停止運營之前,江岸站除辦理少量貨物列車外,每天開行通勤列車為鐵路職工提供免費擺渡服務。

■ 百年老站業務不斷分離出去

關停是城市發展的需要

“捨不得啊,百年老站就這樣關停了,但這也是城市發展的需要。”在江岸車站工作了21年的行車組值班員劉毅,3月29日送走了最後一趟列車。

在江岸區土生土長的劉毅對這座車站有很深的感情,車站此前兩次大變遷分流人員時,他都主動申請繼續留在江岸車站,“這一次,還是要走了”。劉毅心有不捨,他被分配到橫麻線上的姜家線路所繼續擔任值班員。

1999年底到江岸火車站工作時,劉毅就常聽到站裏的老人提到車站的光榮往事。

“1998年抗洪搶險時,車站全員1000多人,沒日沒夜地運輸抗洪搶險物資。”劉毅説,他沒趕上那個時候,但也見證了車站繁忙的年代,他最早在貨場擔任車輛制動員,那時貨場十分忙碌,南來北往的列車在這裏交會出發,車站的面積是現在的3倍,後來業務不斷分離出去,貨運量逐漸萎縮。

30歲的江岸機務段火車司機祖帥超,2015年被分配到江岸車站,多年如一日擔任通勤車司機。

祖帥超每天的工作,是開三趟通勤車往返於江岸站和武漢北站之間,運送鐵路職工上下班,沿途要經停四站,25公里的距離要開40分鐘,六年來,每趟車10節車廂一直未變。“以前坐車的職工非常多,沒有座位還要站着,現在每天也要送六七百人。”

3月29日18時25分,祖帥超從江岸車站開出了最後一趟通勤列車接職工下班,21時又將空車體開回漢口火車站。“等到銜接丹水池車站的軌道建好後,通勤車還會繼續開,但改從丹水池車站出發了。”

“江岸機務段已無江岸車站了。”祖帥超發出這樣的感慨。

■ 承擔歷次搶險救災任務

中轉湖北供港澳等地畜禽生鮮

“車站搬遷的通知3月25日正式下達,但準備工作從去年底就開始,現在車間66名職工將被分流到其他車站。”江岸車站副站長劉磊告訴長江日報記者。

1981年到江岸車站工作的劉磊,40年來見證了車站不少大事。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98年運送抗洪搶險的部隊官兵。“那時江岸車站承擔着救援部隊的運輸組織工作,從官兵到達到凱旋,21天車站全員上陣,保障部隊官兵奔赴前線,為他們運送物資,百姓自發趕來送東西感謝官兵的幫助,場面非常感人。”劉磊説,在歷次搶險救災中,江岸貨場都承擔了光榮而神聖的搶運救災物資任務。

1962年開始,江岸車站隔日開行了“精品列車”81751次,承擔了湖北省發往港澳等地的生鮮畜禽、蔬菜的裝車任務,直到2006年才停止。

“我剛參加工作時,江岸車站的職工有1700多人。後來隨着城市的發展,貨場業務轉移到了灄口站,編組站業務轉到了武漢北站,2009年江岸車站搬遷過一次,僅承擔一些專運線的運輸需求,以及職工的通勤需要。”劉磊説,江岸車站歷史悠久,有獨特的文化,關停有些遺憾,“但這也是為了建設更好的城市”。

■ 見證中國革命歷史激盪

完成使命交出歷史“接力棒”

身處鬧市的江岸車站,對於武漢人來説是無人不知,但它身後的百年曆史,知悉者卻太少。

這樣一座平凡小站,卻見證了武漢一個多世紀的鉅變。

始建於1898年4月的江岸車站,是中國鐵路歷史最悠久的車站之一,也是中國革命歷史激盪的見證者:

1911年,辛亥首義時,陽夏保衞戰在這裏打響;

“二七”大罷工時,林祥謙在這裏就義;

北伐戰爭時,賀龍領導的十五師在這裏凱旋;

解放戰爭時,人民解放軍攻城部隊指揮所在這裏設立;

……

據介紹,1958年10月以前,一直是武漢地區江北唯一的編組站,在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建成湖北省內最大的江岸貨場,為武漢市及周邊縣市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物資的運輸作出了積極貢獻。鼎盛時,全武漢市的煤炭、水果、糧食都匯聚於此。

伴隨鐵路生產力佈局不斷調整,江岸火車站的發展變遷幾經沉浮。開通初期,其貨運量較小,只辦理整車貨物運輸,因為沒有專門地貨場,一般貨物裝卸在站內進行。

隨着國民經濟發展對鐵路運能需求日益增大,1957年由江岸車站管轄的江岸貨場投入使用後,江岸貨場一度發展成為全國八大鐵路貨場之一,輻射範圍包括國際聯運、水陸聯運、公鐵聯運等,貨物可發往前蘇聯、東歐各國及越南等國。

經過多次改制變遷,現在的江岸火車站地處徐州新村,是武漢北車站管內一座三等站,向北銜接京廣線,與丹水池站相連,東面緊挨長江邊,西臨解放大道,與二七紀念館遙相呼應。

雖然江岸車站關停了,但是作為江岸車站延續的武漢貨運樞紐的“陸地航母”——武漢北車站,正在進行着新一輪的擴能改造,這座擁有“紅色基因”的現代化貨運編組站將全面升級,未來將更好地服務武漢鐵路貨運的發展。(記者王謙 通訊員張茜 鄭琦)

鏈接

京廣線丹水池站承接相關任務

3月31日,200餘名施工人員奮戰在位於江岸區丹水池的京廣鐵路附近。丹水池站改擴建工程有望提前3個月完工——預計4月1日14時30分完成全部施工。江岸站停用後,該站將承接江岸站的貨運及通勤任務。

“到發線,是指用於接發列車的線路;牽出線,是站線的一種,一般用於臨時停車。”施工方中鐵七局武漢公司項目安全總監付志強指着不遠處的京廣線對長江日報記者説,這個項目包括新建一條長1050米的到發線,並在丹水池車站西南端沿京廣下行客車線方向設一條長850米的牽出線。此外,新建市郊列車停放線一條、站台一座,供鐵路職工上下班通勤;拆除京廣線既有正線工區,並在合武鐵路南側、丹東社區活動中心東側還建京廣正線工區。

建設方武漢市城投集團所屬鐵投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佔廣健介紹,丹水池站到發線及牽出線新建鐵路工程,起於江岸側路,止於二七長江大橋。擴建後的武漢丹水池車站將進一步提升站場的各種裝卸搬運能力,有利於運輸貨物的集、疏、運。(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鍾福星 廖海燕)

來源:長江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71 字。

轉載請註明: 123歲江岸火車站完成使命停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