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橄欖綠”到“天使白”,他用守護健康的初心擦亮人生“最美底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從部隊醫院轉業到地方醫院,從大型車禍救治現場勇當臨時“指揮官”到負責推行臨牀路徑,從主動創建全市首個小兒外科到以身作則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一路走來,徐軍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用守護健康的初心擦亮人生“最美底色”。
勇擔當,恪盡職守詮釋責任與使命
1993年從原鎮江醫學院畢業後,徐軍放棄去地方醫院的機會,選擇參軍入伍。“我父親是一名老新四軍戰士,耳濡目染下我對軍營十分嚮往,這一選擇也得到了家裏人的支持。”徐軍説,當時自己被分到位於鎮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9醫院工作, 1998年投身抗洪搶險保障工作並獲得嘉獎。同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99年底,徐軍響應組織號召,選擇轉業到地方工作。2001年正式進入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因為有着戰場創傷救護訓練經歷,徐軍很快適應了新工作崗位,並憑藉自己的經驗屢次成功搶救多名危重病人。“那個時候很多設備還不完善,夜間值班遇到病人需要急診醫生第一時間做出判斷,這就要急診醫生有豐富的經驗和強烈的責任心。”徐軍説。
有一年夏天夜間值班,徐軍接診了一名自稱腰部疼痛難忍的40多歲男性患者。當時醫院沒有夜間CT檢查,骨科醫生會診判斷為扭傷,開了止疼藥讓患者自行回家。“當時我發現病人的體徵與扭傷症狀並不是完全相符,出於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就讓病人留觀,結果服藥後病人疼痛沒有絲毫緩解。”徐軍説,自己再次請骨科醫生會診,並向醫院申請協調了急診CT檢查,最終檢查發現病人為腰椎硬膜外出血,當即安排了急診手術,避免了病人出現下肢癱瘓的風險。
幹一行專一行,徐軍用實際行動,詮釋退役軍人的責任與擔當。“那是一次春節前夕的夜間值班,眼看快到零點已經沒有病人上門,我正準備休息一下,突然接到通知,有一輛開往安徽的大巴車在鎮江境內國道上發生側翻事故,車上有50多名乘客受傷,其中有20多名重傷員即將送到我們醫院救治。”徐軍説,雖然醫院制定了相關預案,但這種規模的事故急救實屬罕見,加上夜間值班醫護人員較少,大家都有點手足無措。緊急時刻,徐軍挺身而出,帶領值班護士主動到門口迎接救護車。面對每一名傷員,他都憑藉着經驗迅速判斷傷情,安排隨後的檢查和轉運,對重症傷者則指定一名護士陪檢監測傷情,確保傷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第一時間得到救治。從夜間零點到凌晨5點,持續奮戰了5個小時,最終讓所有的傷員都得到了及時妥善的救治。後來這一套流程,被寫入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規範流程。
徐軍的現場組織和應急救治能力,得到了急診同事和醫院領導的認可。2003年底,他成功競聘上崗醫院醫務科副科長。同一年,還被當時的鎮江市衞生局記三等功一次。
敢創新,打破傳統推出惠民好做法
從救死扶傷的醫療一線到行政管理崗位,工作內容變了,不變的是徐軍守護健康的初心。作為全國醫改試點城市之一,鎮江在醫改路上走在前列,醫院方面的改革進展也是如火如荼。徐軍上崗後不久,就開始着手推行臨牀路徑。當時全國多地醫院都在試行,但是怎麼推、如何推,並沒有一個成熟的模板。
臨牀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最終起到規範醫療行為、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作用。徐軍調研發現,臨牀路徑的推行,主要有兩個難點:一是醫生固有治療習慣的改變,尤其是年齡偏長的老專家;二是病人思想觀念的轉變。“就拿最普通的感冒來説,我們常見的有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其中細菌性感冒才需要應用抗生素,但那個時候,只要咳嗽發燒,到了醫院往往是先掛水再説,這樣既浪費了患者的錢,也造成了抗生素濫用。”徐軍説,在這種風氣下,很多患者產生了一個錯誤的觀念:感冒發燒到醫院就要掛水,不掛水就是醫生不負責。
針對醫生的固有習慣,徐軍除了加強培訓外,還創新推行自查自糾機制和院部檢查機制,對使用抗生素較多的醫生限制抗生素使用權限。對於患者觀念的轉變,徐軍將目光投向了老百姓認可的老專家,並開設了專題醫患溝通室。“有一次一對老夫妻帶着孫子從鄉下到醫院來看病,排了好久的隊,醫生結合檢查結果診斷小男孩就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給開了感冒藥,結果老夫妻當場就不樂意了,認為醫生不負責任,診斷隨意,並在現場吵鬧了起來。”徐軍説,他們第一時間把老夫妻和孫子請到溝通室,一方面給老夫妻的兒子兒媳打電話解釋,一方面請兒科專家曹巧雲到現場做思想工作。曹巧雲是當時鎮江知名的兒科專家,在老百姓心中地位很高。一番溝通下來,老夫妻安心帶着孫子回了家,小男孩用藥後很快就痊癒了。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臨牀路徑在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推行順利,標準治療流程與制度規章也建立起來。2007年,徐軍將推進臨牀路徑的經驗體會撰寫成論文《臨牀路徑在醫療質量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在《西部醫學》雜誌上獲得發表。2009年,再次被鎮江市衞生局記三等功一次。2012年,在徐軍具體負責推進下,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通過JCI認證,成為當時全省首個通過認證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2014年,徐軍被任命至鎮江市婦幼保健院擔任院長助理。“當時鎮江沒有小兒外科,很多小孩子有個‘疝氣’都要到南京、上海去做手術,這對我們婦兒專科醫院來説,可以説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徐軍説,自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小兒外科建立起來。他一方面組織到高等院校招聘本碩優秀畢業生,送到南京兒童醫院進行規培,一方面調動現有外科醫生轉崗至小兒外科,送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和南京兒童醫院進修深造,同時以優厚待遇招聘學科帶頭人,優先保障小兒外科醫生編制名額。
2019年6月27日,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南京兒童醫院專業技術支持下,鎮江首家小兒外科在鎮江市婦幼保健院正式成立,並對外開診。
在徐軍的推動下,鎮江市婦幼保健院多項工作都走在了前列:2015年,鎮江首例試管嬰兒在鎮江婦幼保健院誕生;2017年,醫保移動支付在婦幼保健院上線成功,鎮江也成為全國第二個醫保移動支付城市;2019年,產科創建省級臨牀重點專科成功,實現婦幼保健院零的突破;近幾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項,醫院科研能力和醫療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2021年,醫院順利通過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複評。
善作為,以身作則築牢疫情防控網
2020年2月1日晚上10點,一通電話打破夜晚的寧靜,身為鎮江市婦幼保健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的徐軍接到了鎮江市衞健委組建援鄂醫療隊的緊急任務。誰去?徐軍一邊趕往醫院調度指揮,一邊將通知發到醫院工作羣,不到1個小時,就收到了80多名醫護人員的主動報名。結合醫院實際和上級要求,組建了由1名醫生和4名護士組成的首批次援鄂醫療隊。“當時我們對湖北的情況也不是太瞭解,雖然通知只是讓我們準備醫療防護物資,我還是要求後勤部門緊急採購一批生活物資,考慮到去湖北的年青護士多,我們還特地準備了零食。”徐軍説,當晚自己住在了辦公室,直到第二天上午送醫護人員出發。
一手做好支援湖北工作,一手築牢醫院防控網。在徐軍帶領下,醫院迅速建立防控領導小組和專業防控隊伍,制訂防控工作方案,有序開展防控工作,並按規定開設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有效管控醫院出入口和重點部門,及時安排呼吸科主治醫師參與預檢分診,適時改造、調整發熱門診,滿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並快速建立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實驗室,保障防控診斷要求。
作為全市唯一的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醫院深受產婦信賴,市區40%的產婦選擇在這裏生下下一代,月接待產婦多時可達300多人。在嚴格有效的防控舉措下,2020年以來醫院實現了無漏診、無誤診、無院感、無次生感染、醫務人員零感染病例的目標。
今年上半年,全國多地發生疫情,其中鎮江本土也發生了疫情。“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我們先後派出了多支援助隊伍,像援連雲港我們去了27人,援句容去了15人,援上海去了55人,援海南去了10人。”徐軍坦言,援助時間加上回鎮隔離時間,去援助的醫護人員往往1到2個月時間都無法正常工作,如果全部抽調一線醫護人員,很容易影響醫院正常的醫療工作,為此,徐軍發動有醫療一線工作經驗的行政人員以及輔助科室護士、分診台護士,經過緊急培訓加入醫療援助隊伍。
“要説他們一點想法都沒有,那不現實,因此要以身作則。”徐軍告訴記者,今年鎮江三輪全市核酸檢測中,自己報名參加了兩輪,每輪採樣800餘人,緩解了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一線醫護人員的時間精力充裕了,才能更好地開展醫療工作。在徐軍的帶領下,鎮江市婦幼保健院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開設首家線上孕婦學校,開展線上預約、問診服務,進行線上科普直播,宣教疫情防控、醫療保健知識,實現疫情期間醫療服務工作不停、質量不降、效率更高。
“戎裝雖脱,軍魂不變,我將繼續保持一顆初心,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徐軍説。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