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以為的“挫折教育”只是語言暴力,別讓孩子毀在你的“嘴裏”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孩子在孩童時期,由於心理接受能力都比較脆弱,所以家長如果對孩子長時間使用軟暴力,往往會對孩子一生造成不良的影響。那什麼是軟暴力呢,就是家長對孩子的軟暴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責罵。

教育專家李玟瑾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家裏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性格缺陷。其中,在父母的責罵下,有高達56.5%的孩子性格偏向暴躁,而孩子出現抑鬱也有25.7%的機率,這也可以解釋孩子為什麼在父母的責罵下常會出現一些過激的行為。

父母對孩子的責罵一定要有一個度,如果口無遮攔的罵孩子傷害到孩子的心靈,這造成的傷害往往是很難彌補的。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有一個視頻廣受關注,國外的一個小型超市旁邊,一個小孩正在打遊戲,孩子的爸爸看到了孩子的行為非常生氣,然後他就拿出了裝在衣服裏的手槍並對孩子説:“有本事就別活了”。孩子聽了父親的話當即拿起了它並對準自己都能腦袋開了一槍,孩子死在了父親的面前。

沒有人知道這個孩子究竟受了父親多少次的恐嚇,這些語言暴力正在一點一點的殘害着孩子的內心,而在那一刻,孩子終於爆發了壓抑在自己內心裏的情緒。

世界兒童組織曾經發布過這樣一篇文章,文章中有一張圖片特別醒目,三個孩子脱掉了上衣,上半身用紅色的筆寫着父母會對他們説的話,第一個孩子怯懦的眼神看着我們,他拿了一張只考了30分的試卷回家,父母對他説的話是:“腦子讓豬吃了?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等等

其實語言暴力所造成的傷害完全不亞於身體上所受的傷害,專家也曾指出,在國內,68%的家長都對孩子使用過語言暴力。“你真的一點都沒用”,“你這個垃圾,活着一點用都沒有”,“你怎麼這麼笨”……這些話就像刀子一樣“刺”進孩子的心。

很多家長認為,我對自家孩子隨便罵幾句,哪有這麼嚴重呢?其實並不是這樣簡單的,孩子在長期的語言上的壓迫和不被尊重的環境裏成長,孩子更容易在性格或行為上有偏激的舉動,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那在孩子做錯事情時家長該如何去面對呢?

1.控制情緒,音量降低

一些家長在發現孩子做錯事情時,馬上就拿出一副怒氣洶洶的架勢把孩子披頭蓋臉的臭罵一頓。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必須控制好自身的情緒,降低自己説話的音量,這樣孩子才能認真的聆聽你説的一些事情。

在音量低的情況下,孩子的內心往往會有種受到別人尊重的心態,面對自身的錯誤時,也能更加理智的對待,牢記家長説的每一句話。

2.用行動影響孩子

在教導孩子時,家長要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孩子,比如在批評教育時,使用合適的話語和適當的行動,這才能讓孩子更好的記住這次事情,孩子也會記得該如何改進自身的錯誤。

家長始終要牢記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長時間和父母相處中,往往會受這種行為的影響。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把控好自身的情緒,千萬別讓情緒影響自己,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u001e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