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胡俊
日前,廣州互聯網法院使出對付老賴的撒手鐧——“E鏈雲鏡”智能執行分析系統,依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深挖被執行人的網絡活動軌跡及財產線索,對其綜合履行能力來個大數據評估“畫像”,讓那些有能力卻拒不履行的老賴無所遁形。
“E鏈雲鏡”系統的上線,是運用“黑科技”破解執行難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現實中,法院在遭遇老賴時常常面臨執行難問題,因為老賴為了逃避執行,往往千方百計隱藏和轉移財產,營造出“缺乏履行能力”“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假象。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財產形式及轉移方式等也全面“互聯網化”,法院僅靠銀行賬户餘額等財產靜態餘額的查控分析,已經不足以區分是“拒不履行”還是真的“執行不能”。而“E鏈雲鏡”系統通過與多家互聯網企業建立司法協助執行機制,能及時調取被執行人一定時期的網上理財、網購消費、直播打賞等數據,從而對被執行人精準“畫像”,清晰呈現其債務償還履行能力的整體評估情況。
“E鏈雲鏡”的核心在於善用大數據。而要讓大數據發揮更大的威力,關鍵還在一個“聯”字。其一,要不斷擴展“聯”的廣度。如接入更多互聯網平台的數據庫,通過多維度數據更加精準地識別老賴,以此提高司法效率和辦案質量。其二,要不斷挖掘“聯”的深度。這一點在實施聯合懲戒方面尤為重要。解決執行難不能僅靠法院單打獨鬥,更需要爭取包括其他部門、行業組織等在內的儘可能多的支持,通過聯合全社會力量,共同懲戒失信行為,倒逼老賴主動履行義務。目前,聯合懲戒已頗見成效。老賴一旦被納入失信名單,大到開公司、做高管,小到坐飛機、高鐵時的位置,都會處處受限。而要織密懲戒失信的天羅地網,最大限度地壓縮老賴生存空間,還需要在“聯”的深度上下更多功夫。如“E鏈雲鏡”的動態預警功能,就是比較好的探索,其通過分析被執行人的經濟活動數據,可以對非正常大額交易行為和疑似轉移財產行為進行提示預警,這對於相關單位及時配合法院凍結有關資金極為重要。
只有“聯”好大數據,從法律、經濟、生活等各方面把老賴“困”住,讓其無立錐之地,才能促使誠實守信、敬畏法律成為每個人的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