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沒人走的鄉間水泥路
“都怪我,好好的一條水泥路成了擺設。”看着連個人影沒有的水泥路,安徽省天長市張鋪鎮魏橋村黨總支書記老蔡嘆了口氣。
天長市委第一巡察組到魏橋村開展巡察動員後第二天,巡察組副組長龔江志和同事帶着低保、危房改造、貧困户的花名冊,到村裏察民情、訪民意。
驅車約10分鐘,途經一村民組時,一條正在保養的嶄新水泥路映入眼簾。“既然修了路,附近肯定有農户,路還在保養,車就不要再往前開了,我們步行過去吧。”
兩人順着水泥路徑直往前走,可是路兩邊都是建築垃圾,看不到住户。有着多年工作經驗的龔江志感覺有點不太對勁,和小戴一起返回開車,到附近村民家中走訪。
“那個生產隊基本上已經拆遷搬走了。”
“這條水泥路是剛做的,不過都沒什麼人走。”
“我們村有的生產隊住的人還不少,但到現在都還沒有一條像樣的水泥路,要是能把這條路換個地方修就好了。”
“做路反正花的是政府的錢,又不要他們村幹部掏一分錢。”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龔江志和小戴了解了大概。為了把事實搞清楚,兩人直接來到村部,找到了村書記老蔡。
原來,為了方便羣眾出行,魏橋村2017年申報了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被上級納入項目庫。但是,項目2019年被批准啓動實施時,修路涉及的村民組已被上報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道路周邊農户都將拆遷。
按理説沒人住的地方,鋪水泥路也沒啥意義。但這個既定的水泥路項目卻沒有停下“腳步”,一直向前鋪了643米。
“本來在修路前是有機會向上面反映這一情況的,但我們最後誰都沒吱聲。作為村書記,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願意接受組織處理。”這些年,老蔡為村裏做了不少實事,羣眾口碑也不錯,但這件事令他至今不能原諒自己。
“修路本來是一項民生工程,但這條路卻沒有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這就是一種形式主義。”2020年6月,鎮紀委給予老蔡誡勉談話,責令其在相關村組幹部會議上檢討。
該村巡察一結束,天長市委巡察辦向16個鎮(街道)通報了這一情況。有的鎮黨委書記説:“沒人走的路也給我們提了醒,國家的錢得花在刀刃上。”(安徽省天長市委巡察組王保松 繆子春 || 責任編輯 周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