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爭端無果 “非洲第一大壩”談判再陷僵局

  埃及、埃塞俄比亞、蘇丹三國當地時間4月3日至6日在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就復興大壩危機舉行磋商,但未達成任何協議。

10年爭端無果 “非洲第一大壩”談判再陷僵局

△尼羅河流經復興大壩

  復興大壩談判再次無果

  此次談判是在非盟主導下舉行的。非盟輪值主席、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此前表示,金沙薩會談的目標是恢復三個國家關於復興大壩的談判進程。他指出,有必要在非洲聯盟框架內達成解決該問題的辦法,維護三個國家人民的利益。

  埃及外交部6日發佈聲明稱,金沙薩會談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埃及外交部發言人艾哈邁德·哈菲茲説,埃塞俄比亞拒絕了蘇丹提出的“由美國、歐盟、聯合國和非洲聯盟在監督談判中發揮作用”的提議。

  蘇丹外交國務部長同日表示,埃塞俄比亞在復興大壩上的單方面行動明顯違反了國際法。

  埃塞俄比亞方面未就此發表評論。有分析説,埃塞希望完全由非盟主導進行談判。

  復興大壩爭端已有10年之久

  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有兩大支流,發源於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是其主要支流。長期以來,埃塞俄比亞對其提供尼羅河重要補給卻無法享受水源福利的狀況不滿,同時作為非洲人口眾多的國家,埃塞俄比亞急需一個能用來灌溉和發電的大型水庫,來緩解生存和發展壓力。

10年爭端無果 “非洲第一大壩”談判再陷僵局

△尼羅河流域圖

  2011年,埃塞俄比亞宣佈在境內開建有“非洲第一大壩”之稱的復興大壩。2020年7月,復興大壩開始蓄水,計劃在5至10年內蓄水完畢。開建以來,復興大壩一直飽受爭議。埃及、蘇丹與埃塞俄比亞已圍繞復興大壩問題進行了近10年的曲折談判,然而都未能達成一項協議。

  按照埃塞俄比亞的設計,復興大壩完工後裝機容量可達6000兆瓦,這對滿足該國1.1億人口的用電需求至關重要。地處尼羅河最下游的埃及認為,該國97%的灌溉和飲用水依賴尼羅河。如果大壩建成並開始蓄水將導致埃及水資源告急,估計至少出現330億立方米的水需求缺口。由於復興大壩位於埃塞俄比亞與蘇丹的邊境,蘇丹擔心該水壩的安全以及對本國水電站造成的影響。

10年爭端無果 “非洲第一大壩”談判再陷僵局

△正在建設中的復興大壩

  目前,位於埃塞境內的復興大壩的建設已接近完工。去年雨季期間,埃塞在三方未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已單方面對大壩進行了蓄水。根據當地氣象條件,一般將在7月份進入雨季,這是也是大壩蓄水的最佳時間。現在距離今年雨季只有幾個月時間,在此之前儘快達成協議變得越來越緊迫。

  目前三國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埃及和蘇丹要求埃塞俄比亞必須在談判解決前停止第二次蓄水。他們強調必須與非洲聯盟一起進行四方調解。蘇丹和埃及呼籲非洲聯盟建立具體的談判機制,希望埃塞俄比亞方面簽署具有約束力的協定,並書面承諾不採取任何損害下游國家的措施。

  爭端解決需要政治智慧

  尼羅河流經11個國家,是沿岸各國水和電的生命線。實際上,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對殖民時代的尼羅河流量分配協議一直存有爭議。而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尼羅河沿岸各國經濟、糧食安全等方面面臨着重重挑戰,水資源分配方面的問題更加凸顯。

  分析認為,復興大壩問題的解決需要各方的政治智慧。復興大壩問題未來可能持續成為地區的焦點議題,需要相關國家通過談判與合作妥善解決。

  世界可持續發展協會創始主席阿拉姆·艾哈邁德(Allam Ahmed)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鑑於各方當前存在的分歧,需要一個從未參與過談判且利益不相關的國家發揮調解作用。他認為,各方衝突可能將進一步升級,必須在更高層次進行干預。由於談判處於僵局,應引入獨立技術專家對復興大壩的各項數據進行透明的技術評估,或許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能得到解決。

  蘇丹戰略中心的分析師薩米·易卜拉欣(Samy Ibrahim )對媒體表示,如果當前一輪談判未能達成協議,埃及和蘇丹將別無選擇,只能探索其他途徑解決爭端,包括採取軍事行動。(總枱記者 楊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9 字。

轉載請註明: 10年爭端無果 “非洲第一大壩”談判再陷僵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