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號界碑巡邏路的變遷

在中緬邊境有一座公母大山,山高坡陡、溝深林密。山頂上矗立着147號界碑,它是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連最難巡邏的一塊界碑。

每次爬一趟公母大山,官兵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歷經各種挑戰考驗。特別是雨季,道路濕滑,不少官兵在巡邏途中受傷。因此,連隊有新兵不上147號界碑的“慣例”,還有的戰士戲稱“寧跑10公里,不巡一趟147號界碑”。

去年,指導員舒承傳下定決心,要在雨季來臨前解決147號界碑巡邏路難走的問題。於是,他發動官兵出謀劃策。

“巡邏147號界碑,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山腳的那片荊棘林,由於太密,前面的戰友穿過時,荊棘枝條很容易掛到身上,稍不注意就會甩到後邊的人臉上,劃出好幾道血痕,火辣辣地疼。”下士龍老三第一個發言。

龍老三的發言引起大家共鳴,到147號界碑巡邏過的官兵都嘗過荊條的滋味。“這個問題好解決,下次巡邏時帶上砍刀,把擋在巡邏道上的枝條定期修剪掉。”舒承傳説道。

“中間那段平均坡度超過45度的‘絕望坡’才是最艱險的,不少人在這兒栽了跟頭。特別是雨季,我們個個摔得跟泥猴子似的,身上沒有一處乾淨的地方。”四級軍士長左家忠接着説。

“對,那一段幾公里長的陡坡是最累最費時間的,要是能把這個難題解決了,以後巡邏能省不少時間!”左班長的意見得到大家一致認可。

“還有那段最危險的崖壁,每次攀爬時總是提心吊膽。”中士陳佳樂講起3年前的一次巡邏經歷。當時,上等兵楊陽腳下的崖壁突然碎裂,身體失去重心,向巖崖下滑去。幸運的是,楊陽在慌亂中抓住了崖壁上的藤蔓,大家趕緊拿出揹包繩將他拉了上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即便簡單挖出一級級階梯,也不是一件小工程”“這要挖到什麼時候”……官兵議論紛紛。

“那就看我們有沒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我們抓住每一次巡邏的時機整修,遲早能完成這項大工程!”指導員舒承傳説。

説幹就幹。從那以後,官兵只要去147號界碑,身上都會帶上幾件稱手的工具,按方案計劃整修巡邏道。

如今,巡邏道路越來越好走,不僅巡邏時間縮短了近一半,官兵們的安全係數也提高了。

作者:魏小龍

來源:解放軍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3 字。

轉載請註明: 147號界碑巡邏路的變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