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如何有效避免河道水質“變臉”?日前,虹口區河長辦聚焦河道水環境治理中的各類痛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強化“岸上與岸下聯動”、“短期與長效結合”等舉措,鞏固和提升轄區河道水質,全力打好、打贏治水攻堅戰。
河道水環境的治理,岸上截污是關鍵。
區河長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老城區,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本區一些分流制區域存在市政管網和老舊小區雨水污水管道混接錯接現象,導致污水混入雨水管道,然後隨雨水一同進入河道,成為了污染源。根據河長制工作重點目標責任書,2018年虹口已完成全區市政、沿街企事業單位和商鋪的雨污混接改造;2019年,完成了大半住宅小區雨污混接改造任務。今年,結合美麗家園綜合改造等方式,要確保完成剩餘47個小區的雨污混接改造,並對雨水排水管道進行維護修復和清淤。
除了把污水截住,智能監測、生態修復的技術仍需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地應用。
工作人員介紹説,位於俞涇浦、哈爾濱路橋等點位的水質自動監測站,可自動監測溶解氧、水温、濁度、電導率、氨氮等十餘項水質參數,若河道上游出現突發性水污染事故,區環保部門可及時掌握水質狀況,然後聯合相關部門採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防止污染情況進一步發展,減輕危害。同時,強化河道長效管理,持續開展生態修復設施養護及水域保潔。
據統計,截至5月底,全區累計出動保潔船726艘次、清理水面漂浮垃圾187.5噸,養護俞涇浦、沙涇港等河道的生態浮牀9845平米。
“層層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責任,做強做實治水‘神經末梢’,力求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
根據專項整治要求,各級河長湖長要深入基層一線,定期巡、經常巡、巡到位,並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等行動,對新的違法搭建、違規堆物等“四亂”問題零容忍,嚴格控制沿河違建零增長。此外,加強民間河長、河湖巡查員、河湖監督員等志願隊伍建設,隊員們將不定時在岸上進行義務巡查,一旦發現河道有垃圾漂浮物,第一時間和市政水務部門聯繫,由其派出河道養護人員進行清理;對於巡查過程中發現的河道管理範圍內偷排漏排、違法搭建等破壞河道水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則及時進行阻止或上報。
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全區將按照2020年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的目標,進一步優化完善河長制工作制度,將河長制督查工作日常化,着重抓督查問題整改,推動虹口水環境不斷好轉。同時,加快實施虹口港東岸貫通工程及蘇州河沿岸貫通提升工程,全力提升黃浦江蘇州河(虹口段)公共空間品質,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城區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