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擁有“韓國賓利”之稱的捷尼賽思於上海外灘舉辦了一場高調的品牌發佈會。3281架無人機在夜空中擺出了“你好,中國”的標語,宣佈自己重返中國市場。
選擇這時候重返中國,捷尼賽思顯然是看到中國豪車市場在疫情影響下依然堅挺。過去三年,中國豪車市場穩步增長,2019年-2021年增速分別為11.9%、14.7%和4.9%。
這已經是捷尼賽思第三次闖入中國市場,但前兩次皆鎩羽而歸,這一次的開局也不妙。整個2021年,捷尼賽思在國內的累計銷量僅有367輛。
不過,這僅僅是入華第一年,從渠道的鋪設、產品的引入到營銷的展開都需要時間。
最後一個風口
無論是德系、日系抑或是美系車企,早早就在中國引入自家的高端品牌。即便是自主品牌,在根基牢固之後,也不斷向中高端市場發起挑戰。但韓系車企的高端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並不強。
捷尼賽思是全球四大汽車集團之一現代汽車旗下高端品牌,在北美市場知名度可以排在BBA之後。它沒能給中國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皆因其在2008年和2014年曾以“勞恩斯”“捷恩斯”之名入華,最後匆忙離場。
2008年,恰逢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汽車產銷結束了連年高速增長的勢頭,汽車產銷增幅自1999年以來首次低於10%。這樣的大環境,對一個新品牌的發展並不友好。
2014年,國內SUV市場銷量已突破400萬至413.53萬輛,較2013年同比攀升了37.1%,遠超乘用車市場13.0%的整體水平。但捷恩斯中國市場在售車型僅有轎車品類,自然未能引起國內消費者足夠的重視。
如今,以“捷尼賽思”之名第三次回到中國市場,也許是現代汽車的最後一個風口。中國汽車市場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只要抓住一小部分能為之埋單的消費者,捷尼賽思就能在中國市場存活。
但不巧的是,捷尼賽思這一次來中國,遇到的是一個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換的大變局時代。
新模式,新契機
“它的定位其實更像一個小而美的品牌,不會過於追求銷量,達成一定的銷量規模後,捷尼賽思的發展前景還是可觀的。”在8月16日晚廣州白雲捷尼賽思中心開業典禮上,耀驊汽車集團超豪華品牌事業部COO胡仲威對鍾叔駕道説。耀驊汽車是捷尼賽思品牌的廣州代理。
但麻煩的是,韓系車如今在國內的影響力很弱,捷尼賽思以韓系高端品牌的身份,想要瓜分以BBA為首的豪華車市場份額,的確存在不少的難度和挑戰。
從經銷商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個新的契機。胡仲威表示:“之所以看好捷尼賽思的前景,更多的是從全球市場的大體走向出發。”現代汽車集團上半年全球銷量為 329.9 萬輛,排名升至第三,僅次於豐田和大眾;並實現淨利潤4.86萬億韓元,同比增長38.7%,態勢良好。
捷尼賽思目前僅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設立品牌中心,共計12家品牌直營門店。相對於其他豪華品牌,渠道鋪設進程相對較慢。但在胡仲威看來,這是比較合理的佈局。
根據捷尼賽思的定位和產品調性,潛在消費羣體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體量不大的情況下如果極速擴張,反而會影響到經銷商的利益和成交率。胡仲威還是很看好它中後期的表現。
他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品牌在同城佈局較多門店,消費者在A店談好價格後,可能到了B店再便宜個2000元,這個客户對A店而言就流失了。廣州白雲捷尼賽思中心的設立,在整個廣州地區具有唯一性,統一的價格成交率會更高。
“由於沒有庫存的限制,輕資產模式下經銷商可以做到賣一輛車就掙一輛的錢,單車利潤可以頂其他品牌的幾輛甚至幾十輛的水準。”前期可能會很差,但中後期相信會變好,胡仲威表現出十足的信心。
不可否認,選擇豪華品牌的消費者大部分會衝着BBA而去的。“但選擇購買捷尼賽思的一般都是作為家裏的第二輛甚至是第三輛車,他們更加追求差異化。”胡仲威表示。這意味着,選擇捷尼賽思的消費者會是相對比較懂車的一部分羣體。
在通過價格、配置、動力系統和豪華感等層面的一系列對比之後,他們會作出誠實的選擇。正如沒有羣眾基礎的新勢力一般,也得到不少豪華車潛在消費羣體的青睞,這就是捷尼賽思新模式下的新契機。
“改朝換代”的當口
如果説此前兩次入華未能如願以償,更多的是時機上的不成熟,那麼在豪華車市場持續增長的態勢下,捷尼賽思能否圓了這場中國夢?以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還是存在不少的難度和新的挑戰。
強如BBA、凱迪拉克、沃爾沃和雷克薩斯在內的傳統豪華品牌,在上半年的銷量也出現了超過15%的同比下降。交強險上險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捷尼賽思汽車在華累計上牌量僅在370輛左右。
在BBA等傳統豪強遭遇清一色下滑之際,以特斯拉、蔚來和理想為首的新勢力,銷量則迅速飆升。不難看出,無論是品牌定位抑或是產品價格,它們或多或少地侵佔着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
以往,傳統豪華品牌車型所標榜的性能、豪華和智能等標籤,在汽車“新四化”的洗禮下已經逐一被磨平了稜角。在電動車市場,傳統豪強甚至被新勢力吊打,更何況是目前尚未擁有新能源車型在售的捷尼賽思。
另一方面,三顧中國市場的捷尼賽思,如今仍然採用全進口的形式在售賣。品質方面是否有過硬的表現目前尚未得知,但是高成本所帶來的價格劣勢,在BBA等傳統豪強高呼“在中國,為中國”口號,並將旗下重磅車型不斷國產化之際,會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鍾述
中國汽車產銷總量連續13年全球第一,這個年產銷規模超2千萬的市場所展現出巨大的包容性,會為一些小眾且個性的品牌留有一席之地。
但現實擺在眼前,無論是主流合資品牌如馬自達和標緻等,抑或是豪華品牌如英菲尼迪和謳歌等,近年來都逐漸被邊緣化。在更講究品牌光環和影響力的豪華車市場,留給捷尼賽思的機會究竟還有多少?就看捷尼賽思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