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卿、防長開啓日韓之行造勢,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中美必須共存,否則兩國將歷經艱難
中美會談在即,拜登政府頻頻向盟友以及夥伴國釋放信號,試探協調合作、聯合應對中國的可能性。
由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蔘與的線上“四方會談”剛剛結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的日韓之行緊隨其後,這是兩人就職後的首次外訪。據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此前發佈的聲明,布林肯和奧斯汀將於16日至17日在日本東京參加美日安全磋商委員會會議;17日至18日在韓國首爾參加美韓外長與防長“2+2”會議。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於過去四年構建的“事務性”國際關係以及喜怒無常的氛圍多少折損了美國同日韓的關係。在此背景下,布林肯和奧斯汀的亞洲之行,意圖將美國與亞洲盟友的關係修復至拜登期待中的程度。
“期待中的程度”顯然是一番曠日持久的修復工程,經過特朗普政府為時四年的“離心離德”,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同日韓的關係要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未必符合日韓的國家利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方對日韓就安全議題再次作出了承諾,並對解決特朗普時代飽受詬病的駐日、韓防務軍費“遺留問題”有所推進。當前,美韓已就支付駐韓美軍的費用達成了初步協議。美聯社15日指出,布林肯和奧斯汀將於出訪日韓時重點討論該協議以及駐日美軍的經費議題。
與此同時,布林肯和奧斯汀還計劃與日韓記者、民間社會團體等進行視頻會議,並計劃將議題聚焦於如何應對中國、新冠疫情以及朝鮮問題等。
涉華是美國連日來一系列外交動作中繞不開的主題。無論是布林肯與歐盟外交部長的視頻會議,還是“四方會談”以及布林肯和奧斯汀的日韓之行,頻頻動作都指向拜登此前聲稱將扭轉特朗普公開敵視中國局面的説辭,是否只停留在説辭。輿論指出,拜登就任後尚未撤銷任何一項前任遺留下來的涉華政策,反而重申了其中若干——比如所謂涉疆涉港問題,以及全盤否認中國在南海所提權利主張的説辭。學界普遍認為,當前美方正於中美會談開始前,最大程度爭取盟友支持,只是至今仍無把握説服盟友對華採取一致立場。
相較於特朗普政府對相關國家“選邊”的明示,目前看來,拜登政府的做法更委婉,或者説更符合欲蓋彌彰的傳統套路——比如在針對中國的“四方會談”結束後,聲明中卻未明確指向中國。而最近圍繞涉華議題的一系列外交動作也被認為是出於造勢的動機——至少要做到表面上展現出盟友是站在美國一邊的情形。
欲蓋彌彰之下,相關國家並未隨美起舞。
在布林肯與歐盟外長的視頻會議上,對其“我們必須共同擊退中國,團結起來展示實力”的呼籲,歐盟外長們並沒有直接作出回應,而是委婉地指出,“我們正在中美之間開闢第三條道路。”即使是“四方”成員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未在為數不少的議題上作出明確表態。
含糊其辭的背後是對利益攸關的考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期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的一段表態,道出了考量的關鍵。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報道,李顯龍表示,新加坡與許多國家都與中美在經濟及其他領域,有非常緊密和廣泛的合作。新加坡不可能在中美之間選擇任何一方,在中美關係惡化之際,新加坡與許多國家共同面對進退兩難的問題
“中美兩強中任何一方現今都不可能把另一方剔除,也不可能自己倒下。”李顯龍指出,除非兩個大國決定共存,否則它們將經歷一段艱難時期,其他國家也不可倖免。
他表示不能將當下的中美關係與“冷戰”時期的美蘇類比,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活力和潛力,中國人民也積極進取,“如果有必要,他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無論如何他們不會就此放棄。”
作者:蘇展
編輯:蘇展
責任編輯:施薇
來源:文匯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