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大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基本的物權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外面看到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可能會將其拿走。這個行為,就是成年人眼中的“偷”,但在孩子的概念裏,卻不是偷。因為他們意識不到,這個東西是別人的自己不能拿,這就是物權意識缺乏的表現。
而當孩子在外面偷拿東西以後,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發育和性格養成留下隱患。
孩子在外面偷拿東西?你的管教方法或將影響他們一生!父母都看看
前段時間,網上一則“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的新聞,一直掛在熱搜榜上。據瞭解,在廣東佛山南海,有一位7歲的女孩樂樂,在商場裏偷偷拿了幾個玩具扭蛋。母親和店員不停地詢問,但樂樂就是不承認自己偷拿了。
看到女兒倔強的樣子,母親突然想到可以報警,才能讓女兒長記性。母親報警之後,警察很快就來了,在民警的教育下,樂樂終於承認了:“我看到玩具很漂亮很想要,但是家裏窮,不好意思問媽媽要錢,所以就偷偷拿了。”
女兒承認自己偷東西后,媽媽便帶着她去到商場裏,讓她跟店員道歉,並且按照商品的原價進行賠償。
對此,這位母親表示:“我想用這個方法,給自己女兒一個教訓。有時候我們不能讀懂她內心的世界,最好是能夠給她做到一個警告”。
孩子在外偷拿東西?父母管教方法用對了,才能讓孩子“回到正軌”
很多父母遇到類似的情況,可能會動手打罵孩子。通過打罵的方式,父母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偷東西是錯誤的,他們只是害怕父母的權威才道歉。而且,打罵的方式還會給孩子留下陰影。
甚至有的孩子,還會產生逆反的心理,父母越是打罵,他就越是要去“偷東西”,發泄自己的不滿,進而養成錯誤的觀念。所以説,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一定要真正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管教的方法用對了,孩子才能“回到正軌”。
如果孩子在外面有“偷東西”的行為,父母要怎麼管教呢?
①弄清楚原委,加強孩子的物權意識
遇到這樣的事情,父母可以先了解其中的原委。因為有的孩子,並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偷竊。他們或許只是很喜歡這個東西,然後想要帶回家。在沒有物權意識的孩子眼中,從商店裏拿和在外面路邊撿,差不多是一個概念。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後,父母就要教育孩子,告訴他們這個是別人的東西,自己不能拿,強化孩子的物權意識,避免孩子再犯錯。
②不要打罵,但要給孩子教訓
打罵孩子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孩子偷東西了,父母儘量不要打罵,但是要給孩子一個教訓,就像文中的母親一樣,讓警察來教育女兒,讓她長記性。另外,還可以採取其他的方式,比如讓孩子勞動賠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這樣他們才會意識到偷東西是錯誤的。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過類似的行為嗎?你是怎麼教育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