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到2025年,建設100個兒童友好城市

  中國是人口大國,也是兒童人口大國,兒童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近年來,人民羣眾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億萬家庭期盼孩子們成長得更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托育、衞生健康等公共服務。

  如何建設對兒童更友好的城市,促進廣大兒童健康茁壯成長、共享美好未來?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22個部門研究制定《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其中,到2025年,通過在全國範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兒童友好要求在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等方面充分體現。到2035年,預計全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超過50%,100個左右城市被命名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兒童友好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識,兒童友好理念成為全社會共識和全民自覺,廣大兒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如何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魏義方介紹説,《指導意見》着眼於兒童及其家庭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需求,圍繞普惠托育服務、基礎教育、兒童健康保健、兒童看病就醫和醫療保障、兒童文體服務五個方面,提出推進公共服務友好、充分滿足兒童成長髮展需要的任務舉措。一方面,突出全週期,全面覆蓋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青少年期等兒童不同生命週期階段的成長髮展需求。另一方面,體現全方位,涵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文體服務保障等面向兒童的公共服務各大領域。此次《指導意見》中提出的“1米高度看城市”“社區為兒童打造適合其遊戲、閲讀等微空間”等舉措引發廣泛關注。魏義方認為,這一系列舉措描繪了兒童友好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藍圖,為高質量發展面向兒童的公共服務、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提供了指引。

  哪些城市將率先建成兒童友好城市?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透露,首批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將在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中選取改革意願強、經濟基礎實、建設條件成熟的作為試點,先行開展建設。歐曉理説,不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兒童工作基礎條件各不相同,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必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要堅持系統觀念,將兒童友好融入到新型城鎮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首先,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在市政建設、公共建築等方面明確兒童空間、設施等“硬標準”,在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方面提升服務質量“軟標準”。其次,創新城市公共設施建設,重點要規劃建設提供兒童學習、遊戲、體育鍛煉、勞動實踐、科技體驗等寓教於樂的兒童活動場地設施,拓展親近自然的户外空間,加強城市空間和服務設施適兒化改造。此外,還將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在堅持公益性定位前提下,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可以市場化的領域,參與開發和提供多樣化、多層次服務項目,不斷豐富擴大有效供給,既要讓孩子享受得好,又要讓家長承受得起。

  “在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體作用,注重個性化探索、差異化建設路徑和建設模式。另一方面又要注重提煉總結共性制度建設、標準構建成果,上升為全國性制度安排,以便在更大範圍內複製推廣。”歐曉理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兒童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到2025年,建設100個兒童友好城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