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林日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美國總統拜登堅稱從阿富汗撤軍是正確決定,看上去對阻止這個決定給美國及他本人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沒有絲毫幫助。在拜登作出這番表態的一天之後,美國前副總統彭斯17日撰文,痛批這是“外交政策恥辱”,讓美國在世界舞台上難堪。如果説來自共和黨人的尖刻批評在“情理”之中,那麼民主黨領導的三個參議院委員會誓要調查政府的糟糕行動,對拜登來説則是不妙的信號。這種普遍憤怒,來源於滿地狼藉的美國駐阿大使館、從美軍機上墜落的阿富汗人……喀布爾傳出的畫面讓一向自詡為“民主、人權捍衞者”的美國顏面掃地。而在盟友中,這種影響還要更深遠。用《華盛頓郵報》的話説,全球都在反思美國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與美國並肩作戰的歐洲國家感覺遭到背叛,開始懷疑“戰友”的可靠性。那些想將美國當作保護傘的國家,則不安地揣測自己是不是下一個阿富汗。17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稱,中國看到發生在阿富汗的一切後,正笑話美國。有美國政客則擔心中國填補美國撤出後在阿富汗留下的空白。這種心態大概正是美國成為輸家的原因之一。
阿富汗危機導致大批民眾流離失所。圖為18日,阿富汗人從邊界檢查點進入巴基斯坦查曼。
兩黨都在問: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當地時間週二晚,拜登提前結束在戴維營的休假,返回白宮。不過,他只是稍稍縮短了假期。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説,拜登原計劃週三迴歸辦公室。隨着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引發的混亂局面遭到越來越多批評,總統似乎於週二下午匆忙決定早點回到辦公桌前。
今年7月,拜登自信地宣稱,塔利班佔領整個阿富汗的可能性非常小,“你不會看到人們(乘直升機)從美國大使館的屋頂升起”。一個月後,拜登認為不可能的場景都變成了可怕的現實——最近,全世界都看到恐慌的阿富汗平民抓住美軍飛機,絕望地試圖逃離;美國外交官不得不乞求美國的“敵人”不要襲擊在喀布爾的大使館。
彭斯17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痛陳上述情景,稱從阿富汗的災難性撤軍是自伊朗人質危機以來,美國遭受的獨一無二的“外交政策恥辱”。“它讓美國在世界舞台上難堪,讓盟國懷疑我們的可靠性,讓敵人有膽量測試我們的決心。最糟糕的是,它讓那些在‘9·11’後幫助將恐怖分子繩之以法的英勇美國人以及過去20年來在阿富汗服役的所有人都蒙羞。”
阿富汗政府倒台以及塔利班迅速掌權,讓共和黨重新團結起來。美聯社報道説,這對於一個內部呈現長期推動美國軍事侵略的保守派和“美國優先”的支持者尖鋭對立的黨派來説,是個難得的時刻。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痛批倉促從阿富汗撤軍是“徹頭徹尾的恥辱,是國家榮譽的污點”。曾讚揚拜登撤軍決定的參議員霍利轉而指責這一戰略是“災難性的無能表現”。
美國國會山網站稱,拜登正處於他任內第一個意想不到的危機之中,就連民主黨黨內也感到震驚。和其他所有人一樣,民主黨人同樣在問: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民主黨領導的三個參議院委員會——情報委員會、外交關係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誓言要調查拜登政府糟糕的撤軍行動。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17日在一份聲明中説,最近幾天的事件是過去20年裏共和黨和民主黨政府所犯的一系列錯誤的頂點。美國現在正目睹多年來政策和情報失敗的可怕結果。政治新聞網評論説,三個委員會的態度反映出,兩黨普遍對美軍從阿富汗混亂且計劃不周的退出感到憤怒。
英國路透社和益普索聯合進行的最新民調顯示,在阿富汗一夜“變天”之後,拜登的支持率滑落7個百分點至46%,這是他上任近7個月來的最低水平。民眾對拜登處理阿富汗問題的評價,比前總統奧巴馬和特朗普都要差,甚至還不如下令入侵阿富汗的小布什。國會山網站評論説,民意調查向拜登和民主黨發出警示信號。
作為發動阿富汗戰爭的始作俑者,小布什16日晚發表聲明,稱對阿富汗的事態發展感到“深切悲痛”,要求拜登迅速接納阿富汗難民。據《紐約時報》18日報道,美國兩黨44名議員17日致信拜登,敦促他延長將美軍全部撤出的最後期限,改為“有必要就留在阿富汗”,以挽救對美國信譽的毀滅性打擊。
盟友:應重新考慮與美國的關係
美國兩黨議員這樣説,是因為美國拋棄盟友,已經信譽掃地。美國空軍週二承認,在喀布爾國際機場的混亂中起飛的一架運輸機輪艙裏發現人體殘骸,但沒有透露死亡人數。同一天,《華爾街日報》援引一名五角大樓官員的話説,至少有3名阿富汗平民因被美軍機輪胎碾軋而喪生。《紐約時報》評論稱,阿富汗從美軍機墜落的視頻傳遍世界,頃刻間使這番可怕場景成為美軍離開阿富汗的象徵性符號——阿富汗人試圖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美軍機卻直接飛走了。
《華盛頓郵報》稱,歐盟17日就阿富汗問題召開緊急外長會,官員們罕見地批評華盛頓,稱其冒着難民湧入歐盟邊境的風險,並可能讓中亞的恐怖主義捲土重來。政治新聞網評論説,直到8月15日,歐洲一直以為拜登是外交政策方面的專家。但現在,他們覺得難以置信,同時又有一種遭背叛的感覺。就連那些為拜登當選歡呼並相信他能夠重啓跨大西洋關係的人也批評,倉促撤軍是美國犯下的歷史性錯誤,從根本上損害了西方的政治和道德信譽。
拜登的做法尤其令英國難堪。《紐約時報》18日稱,儘管英國在阿富汗戰爭中遭受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傷亡,但對於最近撤軍的時機和策略,英國幾乎插不上嘴。這讓該國官員感到尷尬,抱怨拜登,並引發對美國作為盟友的可靠性的廣泛懷疑。英國保守黨議員圖根哈特稱,這次經歷應該促使英國在未來的安全行動中重新考慮與美國的關係。
並肩作戰的戰友“很受傷”,那些依賴美國的國家則更加不安。俄羅斯衞星通訊社報道稱,烏克蘭外交部的消息説,在美國人完全離開在阿富汗的軍事設施後,12 名烏克蘭軍事人員被留在前美軍基地內。目前,大使館正在與他們聯繫。俄羅斯《觀點報》評論説,誰認為只要成為美國盟友就不會被拋棄,那麼阿富汗局勢可以扼殺這種想法。俄政治分析家馬爾科夫稱,烏克蘭領導人應該對此給予最密切的關注。他們是唯一自願為華盛頓的利益而與一個核大國發生衝突的美國盟友。
美國《國家利益》專欄作家尼古拉斯·格沃茲德夫提醒説,阿富汗發生的一切對美國的非北約盟友都是一記警鐘,比如摩爾多瓦和格魯吉亞。據俄羅斯《獨立報》報道,阿富汗事件已經在摩爾多瓦出乎意料地引發熱烈討論。該國專家和政治家們警告希望靠近美國的總統桑杜,美國人有朝一日可能會拋棄他們。
輸了的美國擔心中國成贏家
15日已經奚落了一番拜登的特朗普,17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再次痛批阿富汗撤軍“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尷尬,會在數十年裏影響美國和世界的關係”。他試圖用中國刺激拜登,稱中國在目睹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後“非常開心”,“他們在笑話我們呢”,並有所指地説“美國需要一位受到尊重的總統”。
美國在阿富汗全面失敗之後,一些美國媒體和政客開始警惕中國。《華爾街日報》18日稱,美國放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犧牲了在中亞投射力量的部分能力。塔利班崛起打破大國對阿富汗的外交格局,美國及其對手正爭相塑造阿富汗的未來。中國和俄羅斯已然行動起來,與塔利班建立聯繫。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可能成為中國發展戰略稀土礦產的一個富有成效的來源。
在接受美媒採訪時,美國共和黨眾議員麥考爾18日也聲稱中國將去阿富汗開採稀土礦。他説:“中國是贏家,我們是輸家。”俄羅斯衞星通訊社稱,特朗普2017年曾會見時任阿富汗總統加尼,雙方同意讓美國公司開發阿富汗的稀土礦,以抵消在那裏的戰爭成本。不過一份2018年的報告顯示,該想法未能成為現實。
18日在被俄媒記者詢問“中方是否並將在何種情況下參與阿富汗重建”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説,作為阿富汗的友好近鄰和真誠朋友,中方始終奉行面向全體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中方將繼續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為阿富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幫助。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林日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