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探親”逆向團聚 精神訴求同樣不容忽視

楊朝清

五一長假期間,江蘇徐州園博園建設工地某項目部精心安排,把10餘位農民工家屬請到工地“探親”。“真高興,能夠在工地上跟老婆團聚。”來自湖北十堰的工人陳傳明興高采烈地説,現在幹活特別有勁,不光是因為老婆來了,還因為項目部能夠如此對待工人。

對更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驅動許多農民外出務工。受疫情影響,不少農民工在春節選擇了“就地過年”;清明和五一長假期間,許多人“補償式返鄉”回家探親,有些農民工卻由於工期緊張難以“回家看看”。邀請工人家屬“工地探親”來實現逆向團聚,見證了用工單位的善意和温暖。

在艱辛的勞動之餘,農民工的業餘文化生活通常比較單調乏味,工地也缺乏文化娛樂設施,玩手機、看視頻成為他們打發時間的主要渠道。在互聯網時代,通過視頻通話,農民工固然可以和親屬“屏對屏”,親情互動的成效卻趕不上“面對面”。項目方做到換位思考,懂得“想民工所想,急民工所急”,“工地探親”雖然增加了一定的經濟開支,但是温暖了民工的心,也進一步提升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體性。

“再卑微的骨頭裏,也有江河”,普通勞動者的權利與尊嚴需要更多的呵護。農民工和親人團聚是一種正當訴求,當這種訴求因為時間緊、任務重難以滿足的時候,並不意味着他們的權利可以被漠視、被剝奪,而是可以通過其他的辦法進行彌補。通過“工地探親”逆向團聚,只是其中一種手段。此外,項目方還要在豐富民工的業餘文化生活上下工夫,給他們提供更多接地氣、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和其他勞動者一樣,農民工不僅盼望錢袋子更鼓一些,也渴望精神食糧更豐富一些。不論是“務工夫妻團圓房”,還是“工地探親”逆向團聚,一個旨在讓“勞動更有價值,勞動者更有尊嚴”的社會,普通勞動者一些曾經被遺忘和忽視的權利,應該重新被認識和發現,重新得到尊重和回應。當普通勞動者得到更多的物質激勵和精神慰藉,他們才會更有幹勁,才會在平凡的世界中創造更多的業績。

本版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0 字。

轉載請註明: “工地探親”逆向團聚 精神訴求同樣不容忽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