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26日),美國大選迎來了又一個關鍵節點:倒計時100天。
這也意味着,本屆美國大選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在11月3日到來前的這三個多月時間裏,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必將使出渾身解數,進行最後的對決。
資料圖片:白宮(新華社)
這注定是一場載入史冊的選戰,當前美國國內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此起彼伏的抗議活動,使政治形勢波詭雲譎,也給選情增添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而頗具象徵意義的是,倒計時100天衝刺的發令槍,是由一場“戰爭”打響的……
選前陷入困境,美媒稱特朗普在國內發起“戰爭”
這場戰爭,被《紐約時報》稱為“波特蘭的邊界戰爭”。
截至當地時間7月26日,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反種族歧視、反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已進行了58天。
自5月底“弗洛伊德之死”事件發生以來,波特蘭市的抗議活動便一直沒有間斷,抗議者與聯邦執法人員的衝突也時有發生,這為“戰端”開啓創造了條件。
隨着特朗普對抗議活動的態度愈發強硬,《紐約時報》7月21日指出,國土安全部內部正在形成“某種危險的東西”。
報道稱:“上週,我們在俄勒岡州首次看到了這一情況,當時身份不明的聯邦特工身着迷彩服、攜帶戰術裝備,來到波特蘭,毆打抗議者,還對他們使用催淚彈,並把其他人拉進沒有標誌的汽車裏逮捕並審問。”
7月24日,在美國西海岸俄勒岡州最大城市波特蘭的馬克·奧·哈特菲爾德聯邦法院附近,聯邦執法人員用刺激性化學制劑驅散反種族歧視抗議者。(新華社/美聯)
而“戰場”似乎也將不止於波特蘭,特朗普多次表態將向更多城市派遣聯邦執法人員,國土安全部官員也聲稱要在全國採取類似行動。
但聯邦執法人員的到來並不受當地官員的歡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波特蘭市市長惠勒認為此舉是在“加劇情勢升級”,並希望他們離開。俄勒岡州州長布朗也表示,這是一場“純粹的政治秀”。
他們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但無法決定聯邦特工的去留。事實上,這早已經不是單純的抗議與反抗議的活動,而成了影響大選的重要籌碼。《紐約時報》擔憂地指出,有些總統在選舉前陷入困境時,會通過發動海外戰爭來“轉移注意力”,而特朗普似乎已準備好通過發動國內戰爭來擺脱困境。
“我們應該感到害怕——因為他很可能如願以償。”報道説。
倒計時100天來臨之前,特朗普終於戴上口罩
特朗普急於轉移民眾注意力,當然是有原因的:美國各大主流媒體公佈的民調結果都顯示,特朗普目前的支持率落後於拜登。
在此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官員的表態也越來越激進,但《華爾街日報》7月25日卻援引共和黨民調專家的話表示,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的這種態度“在已經支持他的人當中引起了強烈共鳴。但是,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新冠病毒及由此引發的經濟崩潰才是目前人們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的確,由於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美國如今儼然從“超級大國”變成了“超疾大國”,引發民眾不滿。在倒計時100天來臨之際,特朗普也終於不再嘴硬,改變了此前固執的不戴口罩的做法。
7月20日,特朗普突然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張自己戴着口罩的照片,配文説:“很多人説在沒可能保持社交距離時戴口罩是愛國的。沒有人比我這個你們青睞的總統更愛國了。”
7月20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佈的自己戴口罩的照片。
但這份“愛國”之情來得似乎晚了些——直到7月11日,他才首次戴着口罩出現在公共場合。在此之前,他一直拒絕推廣醫生們提出的大規模推廣戴口罩的建議。
在法新社看來,這是特朗普試圖否認問題嚴重性的表現,他諷刺戴口罩,還堅稱病毒會自行消失,這種樂觀態度即使對於特朗普的忠誠支持者來説也顯得非常牽強,因為他們看到佛羅里達州、得克薩斯州等由共和黨主導的人口大州的確診病例正在激增。
報道稱,民調顯示公眾對於特朗普處理危機能力的信任感正在崩潰。
大選前,美國社會進一步撕裂
當特朗普在為抗疫和抗議焦頭爛額時,在民調中處於領先地位的拜登看起來意氣風發。
7月26日晚,拜登發推特向支持者喊話,稱100天后,將讓特朗普成為“一屆任期總統”。
有拜登支持者為此感到歡欣鼓舞,充滿期待:
也有特朗普支持者不服氣,對拜登放出“狠話”:
而在特朗普的推特上,爭論進行得更為激烈,特朗普當晚也連續發佈多條推文,內容依然是攻擊拜登、向中國“甩鍋”、指責抗議者等,他的言論遭到很多美國網友駁斥。
例如,當特朗普又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時,有人指出問題不在中國,而在於美國國內領導力缺失。
當特朗普將抗議者斥為“憎恨國家的無政府主義者”時,有人立即反對,表示抗議者實際上是愛國的。
類似爭論已經持續了很久,在接下來不到100天時間內也還會重複上演,英國《每日電訊報》預計稱,兩個陣營都將激活自己的基本選民羣體,而且雙方的選民——在被激活的同時——將會相互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