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8月24日電(國際觀察)從共和黨大會看特朗普競選策略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
在24日開幕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繼2016年大選後再度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此前一天,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表聲明説,今年共和黨將沿用4年前大選時的競選綱領,“繼續熱情支持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議程”。
分析人士指出,從共和黨大會首日情況看,渲染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當選的“可怕”前景成為今年特朗普競選的重要策略。儘管當前特朗普民調支持率落後,但基本盤穩定,且距離投票尚有時日,誰能入主白宮還未可知。
全面造勢
每逢大選年召開的兩黨大會,主要功能就是為本黨總統候選人全面造勢,以提振其選情。從日程看,今年共和黨大會將這一功能發揮到新高度,打破了若干傳統:為期4天的大會上,特朗普一反總統候選人最後發聲的慣例,每天都露面講話;閉幕夜選擇在白宮發表接受連任提名的演講。一些美國媒體把今年共和黨大會稱為“特朗普秀場”。
獲得連任提名之際,特朗普在多家全國民調中處於不利地位。美聯社24日公佈的兩黨大會之前進行的民調顯示,美國選民對特朗普疫情應對的支持率降至31%,較3月疫情在美國剛暴發時下降13個百分點,特朗普總體支持率也從3月的43%降至35%。在選情落後的情況下,共和黨大會被認為是特朗普重整旗鼓、“矯正選情”的重要機會。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前後腳舉行的兩黨大會,都在致力於為本黨總統候選人立“人設”的同時,試圖激發美國選民的憤怒和恐懼。此前一週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拜登形容當前特朗普治下的美國處於“黑暗季”。而共和黨在其全國大會首日也着力渲染如果拜登當選美國將出現的“可怕”圖景。特朗普在獲得提名後的講話中説,拜登假如當選,將提高税收,加強監管,任命激進的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此間觀察家認為,把堅持以温和派形象示人的拜登塑造成“激進左翼的傀儡”,已成為特朗普團隊的重要競選策略之一。達特茅斯學院政治學者肖恩·韋斯特伍德説,拜登尋找對特朗普感到憤怒的人,而特朗普尋找憤怒的中產階級白人,如今的候選人“專注於把憤怒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選情未穩
和2016年大選相比,特朗普除擁有更多競選資源和身為現任總統的執政優勢,還擁有相對穩定的黨內高支持率,支持者涵蓋從以國會共和黨人為代表的建制派到共和黨草根選民。4年前的共和黨大會上,共和黨建制派和温和派對特朗普的疑慮、疏離和排斥歷歷可見,但如今的共和黨被美國輿論認為已“特朗普化”。
分析人士指出,民主黨“大帳篷”之下呈現的是利益和理念的多元化,各類人羣出於擊敗特朗普的共同目標而團結在拜登身後,民主黨大會的造勢重“人設”而輕政策。相形之下,共和黨選民對特朗普的支持主要基於其政策議程,黨內支持率保持穩定。但與此同時,共和黨內温和派被邊緣化,包容性被削弱,這也催生了今年大選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部分共和黨政治人物公開為拜登助選。
民主黨大會期間,新華社記者在美國多地採訪普通選民,發現民主黨選民往往因疫情對特朗普看法更趨負面,卻少有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人因疫情而改變看法。福克斯新聞台今年5月的民調分析指出,自特朗普2017年1月入主白宮以來,兩黨選民對他的看法呈現“非愛即憎”的兩極化且變動相當小。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布賴恩·阿伯認為,特朗普支持率之所以如此穩定,首先是因為美國政治光譜的兩極分化——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理念分歧越來越大。多名美國選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感嘆,和2016年大選相比,今年大選的社會分歧更明顯,兩黨選民對立情緒似乎更嚴重。
美國538民調網站24日的分析指出,儘管數月來拜登在民調中穩定領先,且共和黨大會召開之際,特朗普和以往謀求連任的美國總統相比在同期民調中落後最多,但兩黨大會歷來是總統競選的“不穩定時期”,從現在到大選投票日,特朗普仍有縮小差距的時間,更何況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還給予總統候選人即使全國普選票少於對手也能入主白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