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解局】中央一聲令下,這場攻堅戰標準更高了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最近,中辦國辦印發了一份重磅文件——《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衞戰,並明確了行動時間表,其中許多數據、指標可以説相當嚴格。

(圖源:中國政府網)

僅在“藍天保衞戰”一項,文件就提出了兩組指標——

到2025年,全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到202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1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換算下來,一年有10個半月是好天氣。

離目標只剩4年,攻堅戰名副其實。

再看現實:《2020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0%。2025年要達到87.5%,看上去只需提高0.5%,也就是增加兩個優良天數就夠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意見》提出的目標是全國平均水平,現在還有不少地區是遠落後於平均分的“差生”。

比如,長三角41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是85.2%;汾渭平原11個城市是70.6%;京津冀及周邊28個城市是63.5%。3個地區加起來80個城市,有的分數還落後不少。全國一平均,空氣優良的拉薩、海口等地表示很累,幾乎全年都在貢獻優良天數,可一年也沒400天呀!

要提升全國優良天數水平,重點地區還得加把勁。咋辦?“協同減污降碳”。

也就是説,為了保衞藍天,我們要把煙囱裏的黑煙黃煙變成白煙或不冒煙。二氧化硫造成酸雨?那就把它做掉。氮氧化物影響霧霾?氨水安排上。像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質,沒有直接毒害,過去不被認為是污染物,不在污染防治任務清單上。但隨着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推進,我們發現,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的減排,其實和傳統污染物的減排高度同步。

為啥不一起減排呢?這就有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概念。

在汾渭平原和華北地區,大量的煤炭消費是同時造成重污染天氣和温室氣體排放的元兇。最直接的對策就是《意見》所指出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的煤炭消費量分別下降10%和5%;汾渭平原受能源供應和消費結構的影響,短期內減煤壓力很大,目標是煤炭消費量實現負增長。

減煤怎麼減?這裏頭有大學問。

礦工井下采煤(圖源:新華社)

首當其衝的是傳統的高煤耗產業。鋼鐵、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行業,原本就產能過剩,行業內卷,徒增能源消耗而不創造更大經濟效益,不如將資源讓給其他生產效率更高的行業。生活上,傳統的小煤爐要逐步淘汰,《意見》説“重點區域的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這是因為平原地區交通方便,有更好的能源替代條件。

煤炭減下來,靠什麼補上去?分兩個層面:

一是煤炭的清潔替代,比如用污染物排放量更少的天然氣,作為發電或者供熱的主要能源,也就是“煤改氣”。但天然氣也是化石能源,也會排放二氧化碳,它只是一種過渡能源。

更重要的是非化石能源替代。“十四五”規劃綱要、《2030碳達峯行動方案》和《意見》均指出,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的消費量要佔到20%左右,比2020年提高5個百分點。這就涉及風、光、氫等新能源了,而水電、生物質熱電、生活垃圾等也是不可或缺的清潔能源。

《意見》還給出了更為精細的行動指南。例如,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前幾年“煤改氣”過程中“一刀切”導致的“凍人”問題,《意見》專門提出要“增氣減煤”同步。一個地區新增多少天然氣等替代能源供應後,再削減掉多少煤爐子。不能滅了蠟燭再開燈,應該燈亮了再滅蠟燭。

《意見》裏還有一句話:“鼓勵自備電廠轉為公用電廠”。自備電廠通常是為大型鋼鐵、石化、冶金等重工業企業內部服務的“私家”設施,為啥要鼓勵轉為公用呢?

這是完善電力基礎設施、保障穩定供應的一步安排。自備電廠轉為公用的核心是“上網”,發的電可以進入公共電力網絡進行銷售。前不久的“限電”“電荒”現象,揭示出能源轉型初期電力供應存在不足。將各種類型、各種性質的電力生產者都納入電網,有助於建立一個更龐大、更復雜、更穩定的供應網絡。

電網(圖源:網絡)

保衞藍天,光減煤還不夠。化石能源消耗的另一個不可忽視部分是石油製品消費。

其中,汽油和柴油的燃燒對霧霾“貢獻”巨大。汽油和柴油發動機排放的氮氧化物,不僅會轉化為秋冬季讓人討厭的PM2.5,也會在夏季高温下導致臭氧污染,形成“讓人難受的藍天”。

這些年,北京等城市不斷提高燃油機動車排放標準,要求柴油車安裝三元催化器等,就是為了在不劇烈削減燃油機動車保有量的前提下,讓大家都少排一點,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

但釜底抽薪之策還是替代。用電動車代替柴油車是一種微觀方案,適用於少量、短途的運輸。用更大的電動車——電氣化鐵路網絡來替代,則是更宏觀的佈局。鐵路運輸具有規模優勢,中距離高鐵的速度甚至可能優於航空運輸,而其平均能源消耗要明顯低於公路運輸,可謂又快、又便宜、又清潔。

《意見》專門指出,要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公鐵、鐵水等多式聯運。“十四五”時期,鐵路貨運量佔比提高0.5個百分點,水路貨運量年均增速超過2%。順便説一句,別看水運慢,但能耗總體很低而且對水環境影響更小的電動船舶已經準備推廣了。

控制住了煤炭和石油消費,“碳達峯”目標也就完成了大半,但挑戰仍不少。比如,作為重要的過渡能源,天然氣在國內的儲量和產量相當有限,其進口數量和價格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局勢影響;同樣,保衞藍天不單是環保部門的事,普通老百姓隨手關燈關空調這樣的“小”事,還是要多宣傳多堅持。

想讓這個減碳過程更輕鬆?那就離不開創新產業發展、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用更少的資源和能耗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可再生能源開發和應用也有待進一步突破。

在脱貧攻堅戰成功收官後,這份聚焦污染防治的兩辦文件,標誌着中國將對環境污染髮起衝鋒。這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也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從長計議。

有意思的是,文件印發時,為期近半月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這份《意見》可以讓世界看到一個負責任大國推動世界減排、降低能耗的滿滿誠意和強大行動力。

文/雲間子

編輯/綾波、雲歌

來源:微信公眾號-俠客島